(一) 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
(二) 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事实和证据;
(三) 行政处罚的种类和依据;
(四) 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和期限;
(五) 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六) 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名称和作出决定的日期。
此外,行政处罚决定书必须盖有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的印章。1、直接送达:
当场交付决定书给被处罚社会组织的负责人,负责人需在《送达回证》上签名或盖章确认接收。如果负责人拒绝签名和盖章,案件承办人员应在《送达回证》上注明。
2、留置送达:
在适用留置送达时,如果受送达人拒绝签收法律文书,送达人应邀请有关基层组织的代表到场并解释情况。送达回证上需记录拒绝签收的原因和日期。送达人和见证人需在送达回证上签名或盖章,将法律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即视为送达。
3、邮寄送达:
当直接送达法律文书存在困难时,可以采取邮寄送达的方式。
4、公告送达:
公告送达是最后一种方式,适用于其他方式都无法送达的情况。在公告送达时,可以在受送达人原住所地张贴公告,也可以在公开发行的报刊、互联网等媒体上刊登公告。
财产保全程序的各个要点,包括送达时间、申请程序、提供财产线索、担保、裁定、解除和赔偿等方面。人民法院在接受财产保全申请后应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申请人需自行提供明确的财产线索,法院有权要求申请人提供担保。裁定一旦作出即生效,当事人需遵守,如有错误需
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制作要求和送达方式。制作要求包括必须包含的内容,如当事人信息、违法事实、处罚依据等,并需加盖行政机关印章。送达方式包括直接送达、留置送达、邮寄送达和公告送达四种,必须在作出决定后七日内送达当事人。
行政处罚告知后可以当场或者7日内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后,行政处罚决定就开始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在期限内完成为其设定的义务,送达意味着期间的开始计算。送达方式则有直接送达、委托当事人所在地工商机关代为送达和邮寄送达这三种方式。行政
直接送达也称交付送达,是指送达机关派专人将应送达的文书直接交付给受送达人。送达机关,在民事诉讼中是人民法院,而在行政处罚时是行政机关。如果受送达人已向送达机关指定代收人的,交代收人签收,同样视为直接送达。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送达文书留在受送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