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甲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与北京市乙公司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一份,乙公司将其北京市朝阳区的某工程,发包给甲方施工。合同对价款、工程工期、质量均作了明确约定。合同中对产生纠纷如何处理,未约定诉讼和仲裁条款。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双方产生结算纠纷。经查,乙公司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住所地在北京市海淀区,甲公司认为被告乙公司拖欠的工程款金额为2000万元人民币,那么承包人甲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应选择到北京市哪个法院起诉?
由于工程承、发包双方在合同中,对如果产生纠纷,事先未约定法院诉讼、还是仲裁,即合同中不存在约定管辖或仲裁的条款,因此,承包人应以直接到法院起诉的方式维权。
因《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发生的结算纠纷,属于合同纠纷。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4条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系指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因为乙公司工商注册登记在北京市海淀区。
本案工程在北京市朝阳区,因此,承包人因履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而发生的施工行为主要在朝阳区,即该合同的合同履行地在北京市朝阳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规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以施工行为地为合同履行地。
由上可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系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系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两个法院对本案均有管辖权,承包人作为原告,有权进行选择。
承包人作为原告,在作出上述选择时,应当考虑下列因素:如果工程纠纷需要在诉讼中由法院委托第三方进行工程造价鉴定,宜选择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以便到实地测量工程。另外,承包人应考虑自己更信任哪个法院能公正作出裁决。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3条的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同时该法第34条规定:“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根据《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30条规定:“根据管辖协议,起诉时能够确定管辖法院的,从其约定;不能确定的,依照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确定管辖。
变更施工许可证所需的具体材料。针对不同变更情况,如监理单位变更、设计单位变更、工程名称变更、建筑规模变更、合同日期变更以及施工许可证遗失等,文章详细列出了建设单位在提交变更申请时需要提供的材料,包括书面申请、法人委托书、原施工许可证正本和副本等。文章
民事纠纷的四种解决途径:协商解决、调解解决、仲裁解决和诉讼解决。协商解决和调解解决注重当事人的自主性和灵活性,适用于友好协商的情况;仲裁解决和诉讼解决具有法律强制执行力,适用于需要法院或仲裁机构介入并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裁决的情况。当事人应根据具体情况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关于非法转包合同的效力问题。法律明确规定,承包单位不得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转包或肢解后以分包名义转包。非法转包合同无效,违法转包行为将受到法律制裁。涉及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施工总承包单位的行为等都会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