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3月10日施行的《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一款规定,当自然人的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时,包括但不限于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等,该自然人有权向人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3月10日施行的《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规定,当侵权行为导致严重精神损害时,人民法院除了判令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还可以根据受害人的请求判令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于2004年5月1日实施的《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当人的生命、健康、身体遭受侵害时,赔偿权利人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于2004年5月1日实施的《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八条规定,当受害人或死者的近亲属遭受精神损害时,赔偿权利人有权向人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具体赔偿数额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予以确定。
死亡赔偿金是一种财产损失的赔偿,用于补偿死者生前能够为家庭带来的收益和被扶养人的生活费用支出。而精神损害抚慰金是指因受害人死亡,被扶养人及其近亲属在精神意识上受到的伤害所确定的赔偿数额。
1、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的计算依据是被害人死亡时的年龄和法定赔偿年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相关解释,当死者死亡时的实际年龄小于60岁时,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的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对于年龄超过60岁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超过75岁的按五年计算。
2、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的计算还与被害人的职业相关。根据法律规定,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标准不同,因此赔偿数额也有所区别。
3、交通事故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计算依据包括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害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侵权行为造成的后果、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侵权人的经济能力以及受诉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
4、交通事故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计算办法目前没有统一的规定,根据不同地区和法院的规定而有所差异。
私自拷贝、传播手机内容需承担法律责任的问题。手机店和维修人员因恢复并传播女顾客照片构成民事侵权,需承担赔偿责任。受害人可要求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并可能获得精神损害赔偿。维修人员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和刑事犯罪指控,视照片传播情况而定。
一起孕妇交通事故受伤引发流产的案件。孕妇李xx在交通事故中受伤并导致流产,引发争议。法院认定司机张某负全责,并判决赔偿医疗费、经济损失及部分精神损害抚慰金。案件涉及交通事故与流产关系的争议,妇幼保健院表示流产是必然的。最终,法院认定赔偿义务人应承担部
交通事故中的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问题。我国法律虽无具体规定,但当事人可向法院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请求,并由法院酌情判决。精神损害抚慰金适用于道路交通事故中的身体权、健康权和生命权侵害。受害人和死者近亲属可提出赔偿要求,但请求权不得让与或继承。近亲属包括配偶
交通事故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问题。在确定赔偿数额时,需要考虑侵权行为造成的后果、侵权人的过错程度及侵害情节、最高赔偿限额的考虑、双方责任因素的考虑以及受诉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赔偿数额应根据这些因素进行相应调整,以充分保障受害人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