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解决是双方当事人在解决劳动争议时首先应选择的途径。这种方式是基于双方自愿的原则进行的,如果一方不愿意协商或者经过协商不能达成一致,当事人可以选择其他处理方式。
企业调解是指双方当事人可以选择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的方式。这种调解是自愿的,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只有在双方当事人都同意由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处理该争议时,调解委员会才能受理该案件;另一方面,当事人可以选择不经过调解而直接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调解委员会主要由企业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所以工会与企业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时,不适合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当事人应该直接申请仲裁。
如果经过企业调解委员会调解后,双方当事人仍然无法达成协议,任何一方或双方均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当事人也可以选择不经过企业调解委员会而直接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因签订集体合同而发生的争议,由于缺乏法律依据,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方面进行协调处理,不可以申请仲裁。除此之外,对于其他争议,劳动争议仲裁是强制性的必经程序。也就是说,只要有一方当事人申请仲裁并符合受案条件,仲裁委员会就会受理;如果当事人想要向法院提起诉讼,必须先经过仲裁,否则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
如果当事人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裁决、不予受理仲裁决定或通知书不满意,可以在规定的时限内向当地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目前,法院通过民事审判庭依据民事诉讼程序对劳动争议案件进行审理,实行两审终审制。法院审判是处理劳动争议的最终程序。
综上所述,员工申诉与劳动争议处理是大家最为关心的民事纠纷之一。除了劳动者内部申诉外,还有上文所述的四种处理方式可供选择。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大家应仔细查看合同条款中的每一字、每一句,以避免因不懂法律而受到文字上的欺骗。
劳动福利待遇纠纷的相关内容。劳动福利待遇纠纷指的是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因福利待遇问题产生的争议。福利待遇包括劳动条件待遇、社会保险待遇和社会福利待遇等。解决纠纷的方式通常首先是协商,协商不成可寻求仲裁机构的帮助,必要时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的管辖依据
《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的规定》中的医疗期定义及病假天数的规定。根据工作年限,病假的医疗期最高可达24个月,对于特殊疾病可以适当延长。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病假工资的计算原则,包括短期病假工资和连续病假工资的计算方法和系数。
劳动诉讼律师费用的计算方式和收费标准。根据争议标的的金额,律师费用按比例分段累计收费,涉及财产关系的案件考虑主要因素包括耗费时间、法律事务难度、委托人承受能力等。不同地区收费标准由当地价格主管部门和司法行政部门共同制定。对于不涉及财产关系的民事案件,
劳动管理部门对工伤争议相关问题的答复,包括工伤保险待遇争议的第三人通知问题、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工伤保险待遇问题、工伤保险待遇支付问题的责任划分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工伤争议的类型及处理方式,包括代理工伤保险赔付行政诉讼条件、代理工伤赔偿劳动仲裁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