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额选举是一种选举方式,其候选人人数超过应选人数。应选人数是指需要在此次选举中选出的人数。正式候选人是指经过推举或初选后确定供全体参与投票选举的候选人。举例来说,如果我们单位确定选出1名领导,这就是应选人数,决定差额为1名。那么,大家或组织就需要推荐出2名候选人,这2人就是正式候选人。这种方式就是差额选举方式。
根据该法第四十一条,在选民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需要有选区全体选民的过半数参加投票才能使选举有效。当代表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选民过半数的选票时,才能当选。
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代表候选人需要获得全体代表过半数的选票才能当选。
如果获得过半数选票的代表候选人人数超过应选代表名额,那么以得票最多的人当选。如果遇到票数相等无法确定当选者时,应当对票数相等的候选人再次投票,以得票最多的人当选。
如果获得过半数选票的当选代表人数少于应选代表名额,那么剩余的名额需要进行另行选举。在另行选举时,根据第一次投票时得票最多的顺序,按照本法第三十条规定的差额比例确定候选人名单。如果只需要选出一人,那么候选人应为两人。
根据前款规定,另行选举县级和乡级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代表候选人需要得票最多,但是票数不得少于选票的三分之一。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另行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代表候选人需要获得全体代表过半数的选票才能当选。
(附)第三十条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的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的名额。
由选民直接选举的代表候选人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的三分之一至一倍。由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的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的五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山西省曲沃县法院对吉县原副县长姜*仲破坏选举一案的审理结果。姜*仲为了当选吉县人民政府县长,指使他人贿赂部分吉县人大代表。法院认定姜*仲及同谋犯破坏选举罪,分别判处一年有期徒刑,缓刑执行。此案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公平正义。
选举法修改对中国纵向民主新时代的开启。选举法从四个方面推进民主政治,包括基础作用、教育作用、监督作用和保障作用。修改后,农民群体将在各个层面迎来改变,包括更多话语权、更高的选举权和话语权,这将推动其政治权利、经济权利、教育权利、社会文化权利的提升。
新规定下村干部选举的要求。包括任职时间、荣誉、思想政治素质、政策规章执行、工作表现、带领致富和服务群众的能力等方面。同时,还明确了不得参与选举的11类人员,包括参与不被认可组织、有处分记录、服刑记录、能力平庸低下、依靠不正常手段上位等人员。摘要的结尾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修正案(草案)公布,引发选举法修改与人权建设的讨论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修正案的公布及其引发的选举法修改与人权建设的讨论。修正案的主要内容涉及城乡同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提高基层代表和妇女代表比例以及对选举程序的技术性修改。特别关注了从“4∶1”到“1∶1”的变化,体现了对农村和城市公民选举权平等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