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公益拆迁时对房屋价值进行评估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拆迁补偿的数额。
根据该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被征收房屋的补偿价值不得低于房屋征收决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在类似房地产市场上的价格。被征收房屋的价值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根据房屋征收评估办法进行评估确定。
如果对评估确定的被征收房屋价值存在异议,可以向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申请复核评估。如果对复核结果仍有异议,可以向房地产价格评估专家委员会申请鉴定。
房屋征收评估办法由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制定,制定过程中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的选定由被征收人协商决定,如果协商不成,可以通过多数决定或随机选定等方式确定。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在进行房屋征收评估工作时,应独立、客观、公正地开展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干预。
建筑物折旧是指建筑物因时间经过而造成的损耗。建筑物的损耗可分为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有形损耗包括物质折旧、功能折旧和经济折旧。
土地生熟程度指基础设施的通达程度和土地的平整程度。三通一平指水、电、道路通,土地平整。七通一平指给水、排水、电力、通讯、燃气、热力、道路通,土地平整。
资本化率是将纯收益资本化(或转化)为价格的比率。实质上是一种资本投资的收益率。
基准地价是根据用途相似、地段相连、地价相近的原则划分地价区段,并调查评估出某一时点各地价区段的平均水平价格。
标定地价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能代表不同区位、不同用途地价水平的标志性宗地的价格。
房屋重置价格是指假设房屋在估价时点重新建造时所需的建造费用加平均利润。
底价是指政府、企业或私人出售(尤其是拍卖)房地产时确定的最低价格,也称为起叫价格。
补地价是指在更改政府原出让土地使用权时规定的用途、增加容积率、转让、出租、抵押划拨土地使用权或出让的土地使用权续期等情况下需要交给政府的一笔地价。
划拨土地拆迁的赔偿方式,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搬迁和临时安置的补偿、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等。对于划拨土地上的房屋,拥有房产证的拆迁赔偿将参照相关条例进行,具体的货币补偿金额根据区位、用途等因素评估确定。市、县级人民政府还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而划拨土
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存在的违法评估现象,包括宅基地区位补偿价偏低、评估方法错误、评估机构选择违法、未经实地勘察程序、未提供完整的估价报告、未依法出具分户评估报告以及拆迁评估报告未依法送达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损害了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涉嫌违法。
房屋拆迁补偿的三种方式及其对应的法定依据,包括货币补偿、产权置换以及结合型补偿。货币补偿依据市场评估价、商品房交易均价和重置价三种法定评估依据;产权置换包括异地安置和回迁安置两种形式;结合型补偿则是货币补偿和产权置换的结合。补偿标准由当地政府公布,如
动迁补偿标准,包括货币补偿和产权置换两种方式。货币补偿依据市场评估价、商品房交易均价和重置价三种法定评估依据;产权置换分为价值标准产权置换和面积标准产权置换两种形式。同时,还介绍了货币补偿与产权置换相结合的补偿方式及房屋拆迁补偿和安置费计算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