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中的抗辩权是指,在双务合同中,当事人一方在符合法定条件时可以暂时拒绝对方的履行要求,即对抗对方的履行请求权。抗辩权包括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和不按抗辩权。
抗辩权是双务合同中的一种保护措施,旨在免除抗辩权人履行后得不到对方相应履行的风险,同时对方当事人也会因此产生及时履行和提供担保的压力。抗辩权是重要的债权保障制度,其行使是正当的权利,应受到法律保护,不应使行使抗辩权人承担违约责任等不利后果。
需要注意的是,抗辩权的行使只能暂时拒绝对方的履行请求,中止履行,而不能消灭对方的履行请求权。一旦抗辩权事由消灭,原抗辩权人仍应履行其债务。
根据《合同法》第66条,同时履行抗辩权指的是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情况下,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履行自己债务或者相应债务的权利。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构成条件如下:
(1) 双方基于同一合同且互负债务
(2) 双方互负的债务均已届清偿期
(3) 对方未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
根据建设工程施工的一般情况,施工承包人有按约完成承包内容的义务,而发包人有按期支付工程款的义务。这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一对对待给付义务。根据合同约定,如果任何一方未履行到期义务或者未适当履行到期义务,却要求对方履行到期义务,则被要求方可以以同时履行抗辩权为由,拒绝该请求。
根据《合同法》第67条,先履行抗辩权指的是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情况下,先履行一方未履行或者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或者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
先履行抗辩权的构成条件如下:
(1) 履行债务有先后顺序
(2) 有义务先履行债务的一方未履行或者履行不符合约定
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通常情况,试举例说明先履行抗辩权如下:
(1) 发包人提供符合约定的项目现场的义务在先,施工承包人进入现场作施工准备并待命开工的义务在后。如果建设单位未依约提供施工现场,却要求施工单位进场施工,则施工单位可以以先履行抗辩权为由,拒绝建设单位的进场施工要求。
(2) 施工承包人履行工程保修义务在先,发包人支付暂留的质量保留金在后。如果施工承包人未履行或者未适当履行法定或者约定的保修义务,在保修期满后要求全额支付保修金,则发包人可以行使先履行抗辩权,以承包人未履行或者未适当履行在先义务为由,拒绝承包人的相应支付请求。
不安抗辩权的构成条件如下:
(1) 双方当事人基于同一双务合同而互负债务
(2) 债务履行有先后顺序,且由履行顺序在先的当事人行使
(3) 履行顺序在后的一方履行能力明显下降,有丧失商业信誉,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4) 履行顺序在后的当事人未提供适当担保
合同法律师在合同订立过程中所涉及的先合同义务的若干问题,包括诚信缔约义务、告知义务、保密义务以及其他先合同义务。文章详细解析了《合同法》相关规定,特别是在实践中的解释和应用,如“恶意”的界定、告知义务的特殊性和判定因素、商业秘密的保密责任等。同时,也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关于不安抗辩权的行使及解除合同的条款。先履行方在行使不安抗辩权时可以中止履行合同,但不能解除合同,除非后履行方未能在合理期限内恢复履行能力且未提供适当担保。同时,文章还提到了中止履行的情形和通知对方的要求。
借款人在面对还款责任时的多种逃避手段,如隐藏财产、假装患病、变更身份与名称、转移财产及关闭老企业注册新企业等。文章还提供了律师的建议,如何防范借款中存在的风险,包括要求提供担保、进行财产保全和关注债务人的财产状况等。
单务合同中当事人是否享有同时履行抗辩权的问题。同时履行抗辩权仅适用于双务合同,要求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债务基于同一合同产生并具有对价或牵连关系。对于主给付义务和附随义务的关系也进行了阐述。关于同时履行抗辩权的举证责任,学界存在不同理解,但权利人若无法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