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挂牌企业在适用会计政策方面常见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是收入确认方法模糊,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不合规,长短期投资收益确认方法不合规,在建工程结转固定资产时点滞后,借款费用资本化,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年限,合并会计报表中特殊事项处理不当等。另一方面是适用会计政策没有保持一贯性,随意变更会计估计,随意变更固定资产折旧年限,随意变更坏账准备计提比例,随意变更收入确认方法,随意变更存货成本结转方法等等。对于第一类问题务必纠正和调整,第二类问题则要注重选择和坚持。
运行规范是企业挂牌新三板的基本要求之一,包括财务规范。拟挂牌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在会计基础方面存在两个问题。一方面是记录、凭证、报表的处理不够规范,甚至错误,内容上无法衔接或不够全面。另一方面是存在融资、税务等多方面需求,普遍存在几套帐情况。这不仅会降低企业的运行质量和外在形象,还会影响企业挂牌和今后的IPO。建议严格执行相关会计准则,养成将所有经济业务事项纳入统一的一套报账体系内的意识和习惯。
企业内部控制是主办券商尽职调查和内核时关注的重点,也是证券业协会等主管备案审查的核心。内部控制范围包括融资控制、投资控制、费用控制、盈利控制、资金控制、分配控制、风险控制等。内部控制途径包括公司治理机制、职责授权控制、预算控制制度、业务程序控制、道德风险控制、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等。内部控制类型分为约束型控制和激励型控制。中小型企业以前者为主,规模型企业可采取后者。内部控制不仅要有制度,还要有执行和监督,并且有记录和反馈,否则仍然会流于形式,影响挂牌。
虽然新三板挂牌条件中并无明确的财务指标要求,对企业是否盈利也无硬性规定,但对于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客观需要来说,企业盈利的持续性、合理性和成长性都显得至关重要。因此,要对企业盈利提前规划,并从政策适用、市场配套、费用分配、成本核算各方面提供系统保障。盈利规划主要包含盈利规模、盈利能力、盈利增长速度三个方面,必须考虑与资产负债、资金周转等各项财务比率和指标形成联动和统一。从真正有利于企业发展和挂牌备案的角度来看,盈利规划切忌人为“包装”,而是要注重其内在合理性和后续发展潜力的保持。
资本负债的结构涉及的问题有: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构成,股权结构的集中与分散,负债比例控制与期限的选择,负债风险与负债收益的控制等。资产负债率过高将被视为企业偿债能力低、抗风险能力弱,很难满足挂牌条件。过低也不一定能顺利通过挂牌审核,因为审批部门可能会认为企业融资需求不大,挂牌的必要性不足。适度负债有利于约束代理人道德风险和减少代理成本,债权人可对当前企业所有者保持适度控制权,也更有利于企业挂牌或IPO融资。因此,对企业的资产、负债在挂牌前进行合理重组就显得格外重要。
税收问题是困扰拟挂牌企业的一个大问题。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多采取采用内外账方式,利润并未完全显现,挂牌前则需要面对税务处罚和调账的影响。主要涉及的有土地增值税、固定资产购置税、营业收入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股东个人所得税等项目。税收规划一定要提前考虑,并且要与盈利规划避免结合起来。另外,在筹划中还要考虑地方性税收政策和政府补贴对企业赢利能力的影响问题。
关联交易的正面影响反映在可提高企业竞争力和降低交易成本,负面影响在于内幕交易、利润转移、税负回避、市场垄断等。无论是IPO还是新三板挂牌,对于关联交易的审查都非常严格。企业最好能够完全避免关联交易的发生或尽量减少发生。但是,绝对的避免关联交易可能会导致经营受阻、成本增加、竞争力下降。因此,要辩证地看待关联交易,清楚认识关联交易的性质和范围,尽可能减少不重要的关联交易,拒绝不必要和不正常的关联交易,并且对关联交易的决策程序和财务处理要合法、规范、严格。
员工激励既是一个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问题,也是劳动关系方面的法律问题,更是一个财务问题。股权激励的问题包括股份来源、股价定价、资金来源、股份流动等。企业在团队相对稳定后就应该考虑员工激励问题,并阶段性的设计相关法律方案和财务结构,并且预留出股份空间和资金周转余地。另外,还应该把员工激励与业绩考核、收益预测等因素有机结合起来。
部分企业的财务人员主要分为行政兼管型、亲信操作型和简单执行型。这些思想会降低专业意识、现代意识和独立意识,导致诸多财务问题逐渐显现。要从财务人员的素质抓起,培养专业意识、现代意识和独立意识。
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是否可用于清偿个人债务的问题。合伙人的财产份额包括原始出资和部分收益,属于企业财产,不能直接用于清偿个人债务。但合伙人可以使用已分配或即将分配的收益来偿还个人债务。此外,法律和合伙协议也对合伙人财产份额的清偿方式做出了规定
合伙人侵占合伙财产是否构成犯罪的问题。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人侵占企业财产将承担刑事责任,包括将他人财产非法据为己有等行为,根据情节严重情况会受到有期徒刑、拘役等处罚。同时,合伙企业的职工也有相应的刑事责任。此外,为了避免欺诈行为,新合伙人入伙时可以约
集体企业中侵犯财产罪的法律规定。过去,合伙企业财产被侵占和挪用的行为往往只追究行为人的民事责任,这导致财产得不到有效保护。新的合伙企业法规定了侵占和挪用合伙企业财产构成犯罪的要承担刑事责任,并明确了具体的定罪量刑标准。此外,文章还详细阐述了应追究刑事
合伙企业中财产的相关问题,包括合伙人出资财产和合伙积累的财产。出资财产分为三种形式处理,合伙人退伙或合伙企业解散时处理方式也不同。合伙积累的财产归合伙人共有,按份共有性质理解,但在合伙企业存续期间,份额不决定管理权和事务执行权等权利。只有在特定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