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承担合伙事务的义务。这既是合伙人的义务,实际上也是合伙人的权利。设立合伙业务执行人的,业务执行人应认真履行职责,按照约定向其他合伙人报告有关情况并接受监督检查。一般合伙人查阅账簿,对合伙事务进行监督、检查,共同决定合伙重大事务,这些都是履行承担合伙事务义务的形式。
2、 分担亏损的义务。共享收益、共担风险是合伙的共同特征。既然合伙人共同共有合伙企业的财产,当然也应该共同分担合伙企业的亏损。因此,合伙人有分担合伙亏损的义务,具体表现为对外的连带责任,对内的按比例分担责任。
1、有限合伙人不能以劳务出资。
2、有限合伙人不能执行合伙事务。
3、有限合伙可以约定全部利润归部分合伙人。
4、有限合伙人可以自我交易。
5、有限合伙人不受竞业禁止的限制。
6、有限合伙人可以向外转让合伙财产。
7、企业仅剩有限合伙人时,应当解散。
8、善意第三人与有限合伙人交易时,有限合伙人承担与普通合伙人同等责任。交易造成内部损失的,有限合伙人承担赔偿责任。
9、新入伙的有限合伙人对之前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10、有限合伙人可以是非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11、有限合伙人退伙后,对基于退伙前原因发生的企业债务,以其退伙时从有限合伙企业中取回的财产承担责任。
12、有限转普通或者普通转有限,都须经全体合伙人同意。
13、有限转普通或者普通转有限,都对之前的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私募基金有限合伙人的条件。自然人作为有限合伙人需满足个人或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一定金额等条件,同时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得低于100万元。另外,有限合伙企业的设立需要满足多个条件,包括至少两个合伙人、书面合伙协议、出资等。相对于公司类企业,其设立条
中国有限合伙制度立法的不足。地方立法推动中央立法是中国创业投资立法的特点,但地方性立法受到法律体制限制和实践操作困难。有限合伙制度作为市场主体立法的一部分,应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的法律做出规定。现行《合伙企业法》未能充分考虑法律的适应性,对有限合伙制
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在劳务、法人、对外转让出资、出资、竞争、交易、事务执行、丧失偿债能力、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和财产继承等方面的区别。
有限合伙人的出资方式和责任。有限合伙人可以以货币、实物、知识产权等出资,但不能以劳务出资。他们需要足额缴纳出资,否则需承担违约责任。有限合伙人不能执行合伙事务,但在特定情况下需承担与普通合伙人相同的责任。此外,有限合伙人与普通合伙人在责任承担、关联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