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昨晚(22日)对外发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利用网络云盘制作、复制、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牟利行为定罪量刑问题的批复》,这一司法解释自2017年12月1日起施行。
近来,部分高级人民法院、省级人民检察院就如何对利用网络云盘制作、复制、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牟利行为定罪量刑的问题提出请示。经研究,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了批复。
司法解释明确了以下问题,即对于以牟利为目的,利用网络云盘制作、复制、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的行为,是否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以及适用哪些法律和相关解释的问题。
根据司法解释规定,对于以牟利为目的,利用网络云盘制作、复制、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的行为,在追究刑事责任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综合评估上述因素的社会危害性,以恰当的裁量刑罚,确保罪责刑相适应。
律师费的收费标准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专业化程度高、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的律师收费会相对较高。律师费的合理性应该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不应以“一般收费多少”作为衡量标准。具体的律师费用可以根据情况和律师进行协商。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犯组织卖淫罪的,一般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可以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缓刑适用于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因此,对于组织卖淫罪,判处缓刑的几率非常小。
根据我国《刑法》第76条和第77条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需要依法接受社区矫正。如果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决定执行的刑罚。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相关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诈骗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两者都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侵犯财产所有权的行为,但存在明显差异。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犯罪对象是本单位财物;而诈骗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犯罪对象是他人的财物。此外,两者的犯罪行为和法律规定也有所不同。
关于诽谤罪的司法解释及相关规定。解释指出,在出版物中公然侮辱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者将依法定罪处罚。被害人通过网络实施行为并提起诉讼时,如证据困难,法院可要求公安机关协助。
刑法修正案(八)对无期徒刑减刑期限和限制减刑的死缓罪犯进行了修改
刑法修正案(八)中关于无期徒刑减刑期限、限制减刑的死缓罪犯刑罚期限以及假释条件的修改。无期徒刑减刑期限延长至不少于十三年;限制减刑的死缓罪犯刑罚期限也有明确规定,如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刑罚期限不能少于二十五年;假释条件相应修改,
我国法律对于打伤受重伤的人导致其死亡,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的规定。文章中提及了认定故意杀人罪时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包括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竞合、与暴力犯罪致人死亡的联系、安乐死的定性处罚问题以及自杀案件的定性处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