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石村八组与袁有德于1990年8月签订桑树园承包合同书,该组将其约10亩的土地承包给袁有德,合同约定期限为10年,每亩承包费用为50元。合同期间,袁有德将桑树改种为果树,2000年9月合同期满后,双方未续签合同。
2006年9月袁有德向该组会计交纳承包费5000元,2009年8月县政府决定征用该宗土地用于修建县养老中心。双方为解除合同及其善后事宜经县、镇、村多次协调无果,葛石村八组部分村民将袁有德种植的1600余棵果树砍伐。为此,袁有德多次到人大、政协上访,并在各类网站发帖反映此事,华商报对此也予以报道。
为围绕“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审判工作主题,有效化解社会矛盾,体现西乡县人民法院阳光审判、公正廉洁执法,开庭当日西乡法院邀请了县人大、县政协、县委政法委、县检察院、县法制办、县信访局、城关镇的相关领导和省、市、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全程旁听案件的审理,并在庭审后征求他们的意见,发挥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督作用。
目前此案庭审已顺利结束,法庭将择日公开宣判。
获取相关帮助请咨询承德合同纠纷律师
违约金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法律特征。违约金分为法定和约定两种类型,具有赔偿性和惩罚性。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因未实际估计自身履约能力,签订了一份无法按时履行的合同,最终支付巨额违约金。为防范此类欺诈,应了解自身实际履约能力,签订合同时需实事求是,确保能在规
果农袁某因土地承包合同纠纷反被诉的情况。袁某在承包了葛石村八组的土地后,经过辛勤耕耘果园初具规模,却因合同到期后组方要求收回土地引发冲突。村民砍毁袁某果园千余棵树,案件经过媒体报道后,警方立案侦查。但出人意料的是,葛石村八组以合同纠纷为由将袁某告上法
陕西西乡县一起备受关注的土地承包合同纠纷案。葛石村八组与袁有德签订土地承包合同,合同期满后双方未续签,因土地征用问题发生纠纷。庭审现场吸引了众多旁听者,法院邀请了相关职能部门全程旁听并征求他们的意见。目前庭审已结束,法庭将择日公开宣判。
侵权纠纷是否可以通过仲裁解决,以及可以通过仲裁解决的纠纷类型。包括经济合同纠纷、房地产合同纠纷、技术合同纠纷等均可通过仲裁解决。最新资讯提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了因侵害民事权益产生的民事关系的调整,侵权纠纷的解决将受到新的法律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