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免劳动争议,劳动合同应当约定变更条款,以便在企业经营管理中需要进行人事调整时,能够依法对劳动者的岗位和薪酬进行调整。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5条规定,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并经劳动者同意。调岗调薪必然涉及到变更劳动合同中关于岗位和薪酬的约定,因此在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应当签订书面变更协议并留存备案。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以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在制定、修改或决定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过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职工有权提出修改意见。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告知劳动者。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四条的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
综上所述,劳动合同中应约定变更条款,并且变更合同应签订书面协议。此外,依法建立完善的劳动规章制度也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措施。
变更劳动合同时的注意事项。在劳动合同订立后,若约定的条款发生变化,需满足一定条件才能变更劳动合同。变更劳动合同必须经双方协商一致并采用书面形式,具体程序包括提出变更建议、协商一致并订立协议、签字盖章等。变更后的新条款取代原条款,但若无法达成协议,则按
变更劳动合同的相关法律要求和注意事项。必须在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后,合同尚未履行完毕的有效时间内进行变更,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内容必须合法且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采用书面形式并明确条款和生效日期。任何一方提出变更要求都应及时处理,避免因
劳动合同变更的程序。首先,提出变更要求并明确变更内容、理由和条件;其次,当事人需在规定期限内回应;最后,双方协商一致后达成书面协议,明确变更条款并签字盖章,报送相关部门备案。整个过程需遵循法律程序,确保双方权益。
张某与公司之间的劳动纠纷案件。张某在公司工作期间遭遇调岗降薪问题,并面临公司解除合同的争议。庭审实录中,双方就张某是否自动离职、是否应按照工程师的工资标准补足工资差额、保险缴纳及加班工资等问题展开辩论。张某及其律师提出了相应的反驳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