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挂靠施工是指挂靠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的资质,向被挂靠人交纳管理费,并以被挂靠人的名义承揽工程进行施工建设。在挂靠施工中,如果挂靠人未能按约定履行施工合同义务,导致发包方遭受损失,发包方有权起诉被挂靠人和挂靠人。根据合同相对性原则,被挂靠人作为建设工程合同的相对方,应承担民事责任。挂靠人作为实际施工人,对发包方承担民事责任的依据是对自己行为负责的理论基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66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的暂行意见》第5条的规定,被挂靠人应承担连带责任,因为被挂靠者以其全部财产和信用作为挂靠者从事经营活动的基础,担保挂靠者履行经营活动的义务。被挂靠人不能只享受挂靠利益的权利,而不承担挂靠风险的义务。因此,被挂靠人对外承担连带责任具有法律依据和法理学上的理论基础。
在建设工程挂靠施工中,挂靠人未能按约定向材料供应商、设备租赁商、施工队支付款项,引发与下游第三方的纠纷。根据民法基本理论,与下游第三方发生纠纷引起的民事责任应由挂靠人承担。然而,在挂靠关系中,被挂靠人的履行能力一般强于挂靠人,因此挂靠人与第三方的民事行为处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对于挂靠人明确以被挂靠人的名义进行施工或经营的第三方,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应将挂靠人和被挂靠人列为共同被告。被挂靠人应对第三方承担直接责任,对挂靠人无法清偿的部分,被挂靠人可以向挂靠人追偿。
对于挂靠人明确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施工或经营的情况,根据合同相对性原理,挂靠者与相对人之间的合同效力不得及于第三人,被挂靠企业不应对挂靠者的经营行为对外承担民事责任。然而,在实践中,根据利益衡量原则和合同相对性有限突破原则,被挂靠企业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对挂靠者的经营行为承担民事责任。例如,如果挂靠人非法转包或违法分包工程,被挂靠企业可以被视为与挂靠人的施工合同有关,承担相应的责任。
总之,被挂靠企业是否对挂靠者的经济往来承担民事责任取决于挂靠者在对外施工或经营中的身份。如果挂靠者以被挂靠企业的名义进行施工或经营,被挂靠企业应承担民事责任。反之,则由挂靠者自己承担责任。需要注意的是,挂靠者与被挂靠企业间签订的挂靠合同违法无效,但不能因此推断挂靠者与第三人的合同无效,因为挂靠人与第三方签订的合同是另一层法律关系,应适用合同法的规定来重新审查。
变更施工许可证所需的具体材料。针对不同变更情况,如监理单位变更、设计单位变更、工程名称变更、建筑规模变更、合同日期变更以及施工许可证遗失等,文章详细列出了建设单位在提交变更申请时需要提供的材料,包括书面申请、法人委托书、原施工许可证正本和副本等。文章
民事纠纷的四种解决途径:协商解决、调解解决、仲裁解决和诉讼解决。协商解决和调解解决注重当事人的自主性和灵活性,适用于友好协商的情况;仲裁解决和诉讼解决具有法律强制执行力,适用于需要法院或仲裁机构介入并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裁决的情况。当事人应根据具体情况
建筑法中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的相关内容。承包单位违法转包行为被明确界定为不派出项目管理班子、不进行质量、安全等管理,将承包工程全部或分包转包给他人的行为。合法分包则需满足四个条件,包括总承包单位自行完成主体结构施工等。此外,文章还涉及了建设工程质量管
关于非法转包合同的效力问题。法律明确规定,承包单位不得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转包或肢解后以分包名义转包。非法转包合同无效,违法转包行为将受到法律制裁。涉及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施工总承包单位的行为等都会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