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合伙企业法》第二条规定,合伙企业是指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合伙企业的财产与各合伙人的私人财产的界限比较明确,合伙企业有自己的独立的财产,即合伙人的出资和所有以合伙企业取得的收益都属于合伙人的共有财产。
合伙企业都有一定的组织形式,经营决策的作出具有整体性特征,合伙事务也有特定的执行人。根据《合伙企业法》,执行合伙企业事务的合伙人,其在合伙协议的范围内所实施的行为,对外代表合伙企业,由合伙企业享有利益,承担责任。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将合伙企业作为独立当事人进行管理,税务部门也将其作为独立的纳税人进行管理,明显区别于作为合伙人的个人。因此,合伙企业作为企业单位,能够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犯本罪的单位,应判处罚金。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若行贿取得的违法所得归个人所有,应依照刑法第389条、第390条规定的行贿罪定罪量刑。
单位行贿是指由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由其负责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实施,并且获取的不正当利益也归单位所有。
如果在单位行贿犯罪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将单位行贿所取得的非法利益据为己有,归个人所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应对这些人员按照个人行贿罪处罚。即犯行贿罪的,可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可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可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可并处没收财产。
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的区别。两者在犯罪主体、犯罪对象和犯罪手段上有所不同。职务侵占罪主体是公司、企业等单位人员,侵犯的是单位财物,利用的是职务便利;而盗窃罪是一般主体,侵犯的是他人财物,采取秘密窃取手段。此外,两者的起刑点也不同,职务侵占罪的刑罚相对较
合伙购买货车后发生追尾事故的处理及资金问题。律师指出,维修费用由保险公司承担,涉及合伙关系和按揭的问题需进一步了解。关于与合伙人家人之间的资金问题,应根据合伙协议全面结算并分配或分担金额。文章还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中关于入伙、退伙、退伙
市场监督中发现的假商标刑事责任的法律依据和特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销售此类标识的行为将受到刑事处罚。该犯罪的主要客体是国家对商标的管理秩序,同时涉及他人注册商标的专用权。犯罪主体可以是个人或单位,表现
犯罪主体的定义及分类,包括自然人主体和单位主体。自然人主体需具备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某些犯罪还要求有特殊身份。刑事责任年龄分为不同阶段的责任划分,体现了对青少年犯罪以教育为主的精神。单位主体则是实施危害社会行为并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组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