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合伙企业法》第32条的规定,合伙企业的利润和亏损可以通过约定比例或者平均分配的方式进行分担。如果合伙协议中没有约定利润分配和亏损分担比例,那么就需要按照平均分配的方式进行。
从承担债务的角度来看,这两种分担方式都是合伙人按照合伙份额来承担合伙企业债务的方式,也就是按份之债。
需要注意的是,《合伙企业法》的相关规定是以民法合伙法律制度为基础的。根据《民法通则》第35条的规定,合伙的债务可以按照合伙人的出资比例或者协议的约定来承担清偿责任。
然而,《合伙企业法》对这种分担比例进行了限制。如果合伙协议中有约定分担比例,那么就按照约定比例来进行分担;如果没有约定,那么只能按照平均分担的方式来承担合伙企业的债务。
根据《合伙企业法》第40条的规定,当以合伙企业财产清偿合伙企业债务时,如果财产不足,各合伙人需要按照第32条第一款的规定,用自己在合伙企业出资以外的财产承担清偿责任。
由于合伙人承担连带责任,当其清偿数额超过应承担的数额时,就有权向其他合伙人追偿。
合伙人向其他合伙人追偿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在民事程序上,合伙人向其他合伙人进行追偿的诉讼属于必要共同诉讼。人民法院可以将其他合伙人列为共同被告,对案件进行合并审理。
普通合伙人的行为能力和责任。普通合伙人需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对于有限合伙人,尽管有人认为欠缺民事行为能力人成为有限合伙人有利于其财产保值增值,但另一些人认为这会导致其难以理性判断和监督合伙事务,因此不建议欠缺民事行为能力人成为有
法律对入伙与退伙的规定。新合伙人入伙需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签订书面协议,并承担无限连带责任。退伙包括自愿退伙、当然退伙和除名退伙三种情况,每种情况都有具体的规定和程序。同时,合法继承人可以选择是否成为合伙人,未成年人的权利由监护人代行。
债务合伙企业的分担问题。首先介绍了双重优先原则合伙债务,即合伙财产优先偿还合伙债务,剩余财产再偿还合伙人个人债务。接着阐述了合伙人的责任,包括无限连带责任和补充性无限连带责任。文章还讨论了法人是否能承担无限责任的问题,指出法人作为合伙人应承担无限责任
普通合伙企业的债务清偿规则。内容包括:企业应先使用全部财产清偿债务,无法清偿时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合伙人个人债务需分开处理,不能抵消其对合伙企业的债务;债权人可请求法院强制执行合伙人的财产份额清偿债务,执行时需通知所有合伙人并保障其他合伙人的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