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赔偿法》是一部集实体规范与程序规范为一体的法律。通过实践证明,实体法所确立的权利和目标需要通过程序保障才能实现。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执法程序,才能保证实体权利的实现。
刑事赔偿程序的正当性是刑事赔偿程序设定和运行所体现的基本价值理念。根据西方学者的传统观点,判断法律程序的正当性应依据自然正义原则,即"任何人不得做自己的法官"。
现行国家赔偿法对刑事赔偿纠纷规定的最终解决途径是赔偿委员会的决定赔偿程序。然而,由于缺乏对审理的监督制约机制,受害人或检察机关无权申辩和提出异议。当人民法院作为赔偿义务机关时,法院赔偿委员会的赔偿决定又是生效决定。在某些情况下,其诉讼结果的客观公正性难以令公众信服。
现行的法院一审终局的程序设计非但不能恢复争议双方的平等,甚至有可能加强争议双方的不平等。因此,我们认为,在国家赔偿制度中明确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地位是必要的。这样可以确保当事人在请求国家赔偿时能够受到受理机关的公正对待,享有充分的程序保障,并获得公正的处理结果。
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及相关的解释,对于刑事赔偿审查范围进行了扩大,明确了七种侵犯财产权的情形可进入国家赔偿程序。赔偿标准参考民事侵权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护理费等多项费用。针对财产损害赔偿,按照损失时的市场价格计算。此外,还明确了扶养费和残疾赔偿金的具
国家赔偿法第三章第三节关于刑事赔偿程序的内容。其中规定了被害人或其合法代表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要求为第一步,若不满赔偿决定可向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诉,并最后通过追偿程序保障权益。但当前规定在第二十三条存在缺陷,未明确人民法院赔
司法赔偿的要求及程序。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受到侦查、检察、法院等机关职务行为侵犯时,有权向侵权机关申请国家赔偿。文章详细列举了违法侵权行为,如错误拘留、错误逮捕、再审改判无罪后的赔偿等。同时,也介绍了申请司法赔偿的程序,包括确认违法行为、向赔偿义务
看守所行为是否违法导致司法赔偿的问题。依据国家赔偿法规定,看守所非法侵犯人犯权益将承担司法赔偿责任。文章详细阐述了收押人犯的程序、健康检查要求、物品检查规定、权利告知义务以及档案管理等内容,同时规定了不同情况下机关的赔偿义务及人犯的权利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