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赔偿法》是一部集实体规范与程序规范为一体的法律。通过实践证明,实体法所确立的权利和目标需要通过程序保障才能实现。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执法程序,才能保证实体权利的实现。
刑事赔偿程序的正当性是刑事赔偿程序设定和运行所体现的基本价值理念。根据西方学者的传统观点,判断法律程序的正当性应依据自然正义原则,即"任何人不得做自己的法官"。
现行国家赔偿法对刑事赔偿纠纷规定的最终解决途径是赔偿委员会的决定赔偿程序。然而,由于缺乏对审理的监督制约机制,受害人或检察机关无权申辩和提出异议。当人民法院作为赔偿义务机关时,法院赔偿委员会的赔偿决定又是生效决定。在某些情况下,其诉讼结果的客观公正性难以令公众信服。
现行的法院一审终局的程序设计非但不能恢复争议双方的平等,甚至有可能加强争议双方的不平等。因此,我们认为,在国家赔偿制度中明确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地位是必要的。这样可以确保当事人在请求国家赔偿时能够受到受理机关的公正对待,享有充分的程序保障,并获得公正的处理结果。
《关于审理国家赔偿确认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的实施对国家赔偿责任判错制度的重要意义。新规定扩充了确认程序的功能,允许个人或团体在没有正式纠正误判的情况下寻求司法救济。同时,新规定加强救济手段的要求,并明确了违法行为的标准。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国家
国家赔偿法第三章第三节关于刑事赔偿程序的内容。其中规定了被害人或其合法代表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赔偿要求为第一步,若不满赔偿决定可向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诉,并最后通过追偿程序保障权益。但当前规定在第二十三条存在缺陷,未明确人民法院赔
国家赔偿案件的审判监督程序。包括申请再审的流程、国家赔偿的定义和责任主体、申诉程序至上一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的规定、赔偿委员会重新审查和决定赔偿的流程、检察机关的监督以及立案程序和审查立案的决定。赔偿请求人在领取国家赔偿款后,如判决不服,可申请再审。
司法赔偿的要求及程序。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受到侦查、检察、法院等机关职务行为侵犯时,有权向侵权机关申请国家赔偿。文章详细列举了违法侵权行为,如错误拘留、错误逮捕、再审改判无罪后的赔偿等。同时,也介绍了申请司法赔偿的程序,包括确认违法行为、向赔偿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