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利 > 其它消费者权利 > 网购纠纷的民事诉讼程序

网购纠纷的民事诉讼程序

时间:2025-09-23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65032

1、诉讼对象

网购纠纷属于买卖合同纠纷,因此消费者应该向卖方商户提起诉讼,而不是网络平台(除非是自营平台)。在决定起诉维权后,消费者首先需要获取网店的相关信息。如果网店没有提供营业执照、地址等相关信息,法院有权不受理起诉。消费者可以通过联系网购平台的客服来获取网店的相关信息。如果网购平台拒绝提供或无法提供网店的相关信息,消费者可以将网购平台列为共同被告,并要求网购平台进行赔偿。

2、起诉地点

根据合同纠纷的规定,诉讼应由被告所在地或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对于网购纠纷,消费者提交的电子订单即为买卖合同,而收货地就是合同履行地。因此,消费者可以选择在收货地的法院提起诉讼。如果网店或网购平台对法院的管辖权提出异议,要求按照合同约定的法院进行诉讼,消费者可以主张该约定无效,并要求法院驳回异议,继续由收货地的法院受理案件。

3、证据收集

在网购交易过程中,消费者应保存相关交易证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 聊天记录:建议通过旺旺、QQ、邮件等工具与卖家进行沟通,以获取卖家的真实身份、地址等信息,并将聊天记录截屏保存,作为有效证据。

(2) 发货单、快递单:收到的包裹中通常会附带发货单,这可以作为销售凭证,要注意保存。如果商品出现损坏,发货单、快递单等证据可以帮助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进行索赔,并在诉讼中发挥辅助作用。

(3) 交易商品及包装:消费者在快递公司验货时应先签字后验货,但有时会发现货物与宣传图片和文字不符。此时,消费者可以拍照保存宣传图片和文字,并保留商品原件作为证据。

(4) 发票:发票可以作为直接的维权证据,因此在购买大宗商品时,建议向卖家索取发票。

4、诉讼策略

民事诉讼的一般举证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如果消费者要起诉网店商品存在质量问题,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商品存在质量缺陷。对消费者而言,证明从网店购买相关商品容易,因为有订单、付款记录、聊天记录等证据。然而,证明网购商品质量问题却较为困难,因为消费者不知道如何证明以及如何收集证据,最终可能导致败诉。因此,消费者可以自行或向法院申请对网购商品进行质量鉴定,以质量鉴定报告作为证据;或者向网购商品的原生产企业请求协助检查真伪,并将反馈意见作为证据。

5、诉讼思路

一旦消费者采取上述诉讼策略并在法院立案后,消费者很有可能获得胜诉。当网店败诉时,首先,网店必须退货退款并赔礼道歉,甚至可能需要支付三倍赔偿。其次,法院的判决书会认定网店销售违法商品,消费者可以凭借判决书要求网购平台查封该网店。无论查封是暂时的还是永久的,网店都将遭受巨大损失。最后,消费者无需担心网店不赔偿,可以要求网购平台划扣网店的保证金,或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如果网店提出庭外和解,而消费者没有时间处理,可以要求网店重新发货或退款退货,并要求网店承担诉讼费用并赔礼道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如何确定借款合同纠纷案件的管辖

    借款合同纠纷案件的管辖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借贷合同引发的民事纠纷可以选择向被告住所地法院或借贷合同履行地法院提起诉讼。对于公民或法人提起的民事诉讼,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具有管辖权;当涉及多个被告时,各个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同时,也提到了

  • 未签订合同协议拖欠工资的处理方法

    未签订合同协议拖欠工资的处理方法。劳动者可以通过协商、调解、申请仲裁等方式维权,仲裁时要提供相关信息和证据。试用期辞职后追讨工资的方法包括与公司协商、寻求调解、申请劳动仲裁、向有关机关投诉和提起民事诉讼。解决纠纷时,应先申请劳动仲裁,再考虑提起诉讼。

  • 合同纠纷管辖法院约定不明确的处理方式

    合同纠纷管辖法院约定不明确时的处理方式。当合同中对管辖权的约定不明确时,应按照法定的法院管辖规则处理。包括根据管辖协议确定管辖法院、依据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确定管辖、合同约定多个与争议有实际联系的地点的人民法院管辖的处理方式等。同时,文章还明确了合同履

  • 工程纠纷审理期限及相关规定

    工程纠纷的审理期限和相关规定。包括不同类型案件的审理期限,如民事案件、上诉案件等。同时也阐述了违章建筑的工程劳务纠纷的管辖地,包括被告住所地和合同履行地的确定,以及相关的民事诉讼法律规定。

  • 网购纠纷的管辖法院确定原则
  • 跨市欠钱的起诉程序
  • 网购纠纷的民事诉讼程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