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和李某是一家制造公司的员工,分别负责上午和下午的钢筋切割工作。然而,在2017年6月4日,李某来接班时,请求王某帮忙开半小时的切割机,以便自己去找领导报销发票。王某同意了她的请求。然而,仅仅过了20分钟左右,由于插销断裂,飞轮飞出并导致王某的右臂被切断。这不仅导致了4万余元的医疗费用,还使王某残疾。然而,公司却认为王某的意外伤害发生在他应该下班之后,不属于工伤范畴,因此拒绝按工伤处理。
法院审理认为,尽管王某在下班后擅自替同事上班并导致残疾,但公司仍应对其进行工伤处理。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三)项规定,对于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而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情况,应视为工伤。在本案中,王某的情况符合这一规定。
首先,王某的伤害发生在"工作时间"内。所谓"工作时间"是指法律规定的或用人单位要求员工工作的时间。尽管王某当时已经下班,但由于公司仍在进行生产,而李某来接班,这表明这段时间仍然属于"用人单位要求员工工作的时间"。
其次,王某的伤害发生在"工作场所"内。不论王某是为自己上班还是替李某上班,他们都是在同一个环境中,同一个进行日常工作的地方。
最后,王某属于"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从狭义上讲,王某擅自替班并非履行自己本身的工作职责。然而,根据《工伤保险条例》旨在保护劳动者权益的立法本意,这一规定应从广义上进行解释,即凡是在本单位工作时受到伤害的都应视为因履行工作职责而受到伤害。
考虑到李某上班是为了公司的生产,而王某具备相关资质、经验,熟悉周围环境,了解机器性能,并且本身也是该岗位工人,他替李某上班是出于善意,同样是为了公司的生产,最终都是为了公司的利益。此外,王某的伤害是由于插销断裂导致飞轮飞出,而插销断裂既是机器磨损的结果,也是意外。王某既没有故意也没有过失,如果不是他替班,也许受伤的将是李某。
因工作原因导致的意外伤害是否可以申请工伤的问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法规,只要符合法定工伤情形,包括在工作时间和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伤、患职业病等,都可以申请工伤。同时,视同工伤的情形也包括在工作期间突发疾病死亡、在维护公共利益的活动中受伤等。最
工伤鉴定的程序与范围。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停工留薪期确认等内容的鉴定范围。具体程序包括职工申请伤残等级评定、提交相关证明和鉴定费交纳等步骤。工伤鉴定结果应在员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后一定时间内下达,如遇争议可延迟下达。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市级鉴定委员会将
工伤十级私了赔偿金额的合理性问题。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解释,工伤十级伤残的职工可以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等待遇。私了赔偿金额没有具体标准,建议当事人委托律师协商以确保合理赔偿。
建筑工地工伤事故的处理程序。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应立即救治受伤员工并上报相关部门进行安全排查和事故报告。根据相关法规,事故现场人员需及时报告,而用人单位需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若未按时申请,相关费用将由用人单位承担。同时,介绍了工伤认定的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