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赔偿 > 工伤待遇 > 案例:工伤保险条例适用于王某的伤害

案例:工伤保险条例适用于王某的伤害

时间:2025-03-17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65334

王某和李某是一家制造公司的员工,分别负责上午和下午的钢筋切割工作。然而,在2017年6月4日,李某来接班时,请求王某帮忙开半小时的切割机,以便自己去找领导报销发票。王某同意了她的请求。然而,仅仅过了20分钟左右,由于插销断裂,飞轮飞出并导致王某的右臂被切断。这不仅导致了4万余元的医疗费用,还使王某残疾。然而,公司却认为王某的意外伤害发生在他应该下班之后,不属于工伤范畴,因此拒绝按工伤处理。

法院审理:公司应对王某进行工伤处理

法院审理认为,尽管王某在下班后擅自替同事上班并导致残疾,但公司仍应对其进行工伤处理。

工伤保险条例的适用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三)项规定,对于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而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情况,应视为工伤。在本案中,王某的情况符合这一规定。

工作时间内的伤害

首先,王某的伤害发生在"工作时间"内。所谓"工作时间"是指法律规定的或用人单位要求员工工作的时间。尽管王某当时已经下班,但由于公司仍在进行生产,而李某来接班,这表明这段时间仍然属于"用人单位要求员工工作的时间"。

工作场所内的伤害

其次,王某的伤害发生在"工作场所"内。不论王某是为自己上班还是替李某上班,他们都是在同一个环境中,同一个进行日常工作的地方。

履行工作职责的意外伤害

最后,王某属于"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从狭义上讲,王某擅自替班并非履行自己本身的工作职责。然而,根据《工伤保险条例》旨在保护劳动者权益的立法本意,这一规定应从广义上进行解释,即凡是在本单位工作时受到伤害的都应视为因履行工作职责而受到伤害。

考虑到李某上班是为了公司的生产,而王某具备相关资质、经验,熟悉周围环境,了解机器性能,并且本身也是该岗位工人,他替李某上班是出于善意,同样是为了公司的生产,最终都是为了公司的利益。此外,王某的伤害是由于插销断裂导致飞轮飞出,而插销断裂既是机器磨损的结果,也是意外。王某既没有故意也没有过失,如果不是他替班,也许受伤的将是李某。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工伤补偿办法中规定的工伤补偿标准

    工伤补偿办法中的工伤补偿标准,根据员工所受伤害的等级,工伤补偿标准可以分为八种类型。具体的补偿标准包括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工伤医疗补助金及伤残就业补助金等。伤残等级越高,获得的补偿越多。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 工伤认定与劳动关系的直接关系

    工伤认定与劳动关系的直接联系。法律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根据一定标准认定工伤的同时,也确立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文章详细列举了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形,包括事故伤害、职业病等,并规定符合这些情形的劳动者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工

  • 交通事故工伤赔偿的项目

    交通事故工伤赔偿的各个项目。工伤赔偿包括医疗费用、工伤医疗期、工伤津贴、护理费、伤残抚恤金等。被鉴定为工伤的职工根据不同伤残等级享有不同的待遇,包括退出工作岗位、终止劳动关系等。同时,针对因工死亡职工的家属,也提供了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

  • 工伤鉴定的年龄限制

    工伤鉴定的年龄限制和相关程序。工伤鉴定没有年龄限制,但需要先进行工伤认定,且必须在出院后的一个月内进行,最长不超过18个月。文章还详细描述了工伤鉴定的范围、申请材料和鉴定流程,包括医疗终结后的伤残等级评定、提交相关材料、交纳鉴定费、参加鉴定会议和领取

  • 工伤认定申请与时效问题
  • 工厂员工病死的赔偿问题
  • 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情形及其解释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