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种类 > 死刑 > 死刑立即执行的法律规定

死刑立即执行的法律规定

时间:2025-07-09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65552
死刑是我国最为严厉的刑事处罚措施,死刑是对犯罪分子生命的剥夺,而判刑死刑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判处死刑后缓期执行,另一种是判处死刑后立即执行,那么死刑立即执行有什么法律规定?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等法律对于死刑立即执行有明确规定,其中需要经过最高人民法院的核准。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除了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死刑案件外,其他死刑案件都必须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对于缓期执行死刑的案件,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核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死刑需要经过最高人民法院的核准。

对于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如果被告人不上诉,应当由高级人民法院复核后,再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如果高级人民法院不同意判处死刑,可以提审或者发回重新审判。

对于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的情况,以及判处死刑的第二审案件,都需要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和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缓期执行案件时,应当由三名审判员组成合议庭进行。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死刑复核制度的历史溯源

    中国的死刑复核制度的历史溯源。汉代初步建立了司法体系,包括死刑执行规范;南北朝时期死刑复核制度形成,皇帝和国家最高司法机关掌握复核权;隋唐时期是法律司法制度发展的高峰,唐律对死刑复核程序做出了严格规定,并建立了司法监督体制,保障了死刑复核权的有效实施

  • 死刑复核程序的法律意义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死刑复核程序,其是审查和核准死刑案件的特殊程序。尽管法律规定中存在广义和狭义的理解,但概念上存在混用情况,给实际操作带来困扰。为确保死刑案件的公正审判和合法执行,有必要对死刑复核程序进行明确定义和规定。

  • 刑事复核维持原判后的程序

    死刑案件在三级终审制度下的复核程序。当二审判决为死刑且未立即生效时,需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核准。维持原判后,如被告人继续上诉或检察院抗诉,二审法院会依法处理。大部分情况下,最高人民法院会核准原判,执行死刑。

  • 死刑立即执行的法律规定

    中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死刑立即执行的法律规定。其中,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并需经过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对于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宣告缓期二年执行。此外,死刑案件需要遵循特定的复核程序,并由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

  • 我国死刑复核现状的反思
  • 中国死刑复核权的变迁及其启示
  • 死刑复核程序是怎样的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