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广告的法律定义及表现形式
时间:2025-07-19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生活中不管是在车上,路上还是商场里,广告无所不在。有的广告是充满正能量的,但是也有许多的虚假广告。面对这么多的虚假广告我们消费者该如何来正确的维护自己的权益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虚假广告的定义
虚假广告是指广告内容虚假或容易引人误解的情况。一种情况是广告宣传内容与商品或服务的实际质量不符,另一种情况是广告可能导致消费者对商品真实情况产生错误的联想,从而影响其购买决策。虚假广告可以表现为夸大失实、语言模糊令人误解和不公正竞争。
虚假广告的表现形式
一、夸大失实的广告:经营者对自己产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来源等进行夸大宣传,与事实情况不符。二、语言模糊、令人误解的广告:广告内容可能大部分是真实的,但经营者使用措辞技巧,明示或暗示、省略或含糊,使消费者对真实情况产生误解,影响其购买决策和其他经济行为。三、不公正的广告:经营者通过诽谤、诋毁竞争对手的产品来宣传自己的产品,违反了广告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
虚假广告的具体行为
1、广告主介绍的商品、服务本身即是虚假的
(1) 广告中对商品质量、性能、功效等的说明与实际情况不符。(2) 未经批准擅自改变食品、药品、农药等特殊商品的宣传内容,进行虚假、夸大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3) 利用虚假广告宣传招生办学、培训技术。(4) 发布虚假的“致富信息、实用技术”广告,以骗取钱财。(5) 以邮购为名,无商品可供或以次充好,骗取购物款,非法牟利。
2、广告主自我介绍的内容与实际不符
(1) 谎称已取得生产许可证、商品注册证;谎称产品质量已达到规定标准、认证合格,并获得专利等;谎称产品获奖、获优质产品称号等。(2) 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科技成果以及假冒他人名义为自己的企业或产品作广告宣传。
虚假广告的行政责任
1、停止发布广告,并使用同样的广告费用,在原来发布虚假广告的媒体上公开更正消除影响。2、处以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虚假广告受骗的赔偿责任
虚假广告受骗的赔偿责任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消费者因虚假广告受到欺骗可以向广告主寻求赔偿。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和广告代言人在特定情况下也应承担连带责任。虚假广告行为的认定涉及广告内容的真实性和宣传的产品与服务的真实性。如果广告捏造事实或宣传内容与
-
广告策略应遵守法律规定并承担社会责任
广告策略应遵守法律规定并承担社会责任的问题。刘俊海指出广告不能滥用,要维护消费者利益。虚假广告是欺诈行为,广告主应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和民事责任。同时,地方政府也加强了对开发商广告的监管,出台新规定要求广告必须真实。
-
购房时需要注意的法律陷阱
购房时需要注意的法律陷阱。包括虚假广告、配套设施问题、内部认购风险、物业管理问题、开发商逃避债务、物业管理乱收费和房产证拖延办理等问题。购房者应对此保持警惕,并在购房过程中注意审查合同内容、开发商信誉和证件等,以保护自身权益。
-
网上虚假广告的法律赔偿问题
我国网上虚假广告的法律赔偿问题。广告法规定,对于虚假宣传、损害消费者权益、提供虚假信息和推荐虚假广告等行为,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和发布者将受到法律制裁和赔偿要求。群众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相关部门将依法处理并保密投诉人身份。情节严重者将被追究刑事责
-
虚假宣传行为的定义和违法性
-
网络广告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
虚假广告的法律定义及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