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保险法 > 保险相关知识 > 保险代理 > 装宽带 个人信息遭遇“代理伤”

装宽带 个人信息遭遇“代理伤”

时间:2019-08-09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664

案情:

1月7日下午,周先生接到一个惠州本地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中国电-信打来的,问其是否在某月某日缴纳了一年的宽带费用。得到肯定回答后,对方又称凡一次性缴纳一年的宽带费用被抽中,可免费赠送微波炉、手机充值卡(含450元话费)和全新平板手机。周先生大为疑惑,谁知对方突然说出了他的身份证号码和家庭住址,且分毫不差。“我见对方比我老婆还淸楚我个人资料,就叫对方按住址寄礼品过来,她才说收到礼物要付给快递公司499元。”最后,周先生发现来电的只是电-信公司的一个代理商。

1月9日当天,周先生到开户的营业厅询问值班经理为何个人资料泄露那么彻底。得到的答复是:“当你在中国电-信报装宽带后,所有的代理商都能看见你的个人全部资料,只要你不买他们的产品就可以了!”

代理商可在“授权”内开展电话营销

电-信10000号表示,“签约代理商”的确能看到电-信用户的个人信息。不过,所有的合作代理商都和我们签署了法律文件,如果他们对外泄露客户信息,公司将取消他们的代理资格。然而,惠州电-信相关负责人却不认可电-信10000号的说法,一名康姓负责人表示,惠州10000号的客服中心在梅州,可能不太了解惠州的业务。该负责人称,该公司重视客户隐私,会介入调查此事。代理商与我司签订代理协议后,其合法、依协议在授权范围内向用户开展电话营销,是正常的经营行为,不属于泄露用户信息。”

律师说法:企业与代理商合约不能约束客户

收集了客户的身份信息和隐私信息,企业就有保密的义务,这一条并不需要在合约上写明,属于默认条款。如果企业将这些信息泄露给了第三方,就形成违约;若是大规模的泄露甚至贩卖,还可能被追究刑责。

对于企业将用户信息与代理商共享的做法,胡*良认为同样不合法,“除非经得客户同意,否则企业不能代客户决定交出个人信息。

相关法律知识: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上述信息,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更多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相关知识

更多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相关知识

更多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知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保险代理人的定义和业务范围

    保险代理人的定义和业务范围。保险代理人是指根据保险人的委托,向保险人收取佣金,代办保险业务的机构或个人。其业务范围包括代理推销保险产品、损失勘察和理赔、宣传保险知识、设计保险方案、协助客户选择保险公司和产品、办理投保手续、提供售后服务、回访客户和维护

  • 保险合同的定义

    保险合同的定义及其特征。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具备有偿性、保障性、有条件的双务性、附和性及射幸合同和最大诚信合同等特征。投保人要取得保险的风险保障需支付保险费,而保险人则需承担保险保障责任。

  • 保险合同纠纷的成因

    保险合同纠纷的成因。由于保险展业不规范,保险代理人的销售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如业务员素质低、使用模糊描述诱导客户等。同时,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不成熟,过于注重展业而忽视承保和理赔环节,导致保险合同纠纷频发。理赔服务不到位,存在“错赔、烂赔、惜赔、不合理拒赔

  • 保险代理人与保险公司的法律关系

    保险代理人与保险公司的法律关系,双方属于代理关系,不受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调整范围。保险代理人的权益维护依据保险法和新劳动法,离职规定遵循劳动合同法。保险代理人根据保险公司的委托办理业务,报酬以佣金为主,与保险公司是平等主体间的民事关系。

  • 总 则
  • 新法规定如实告知要求对保险业提出新要求
  • 装宽带 个人信息遭遇“代理伤”
保险相关知识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