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是指经过法定程序取得律师资格,并完成登记注册的执业人员,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未完成登记注册的个人不能以律师身份接受委托担任辩护人。根据律师法第13条的规定,国家机关现职工作人员不得兼任执业律师。在律师担任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期间,不得从事律师执业。此外,根据该法第36条的规定,曾担任法官或检察官的律师,在离任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后的2年内,不得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如果现役军人成为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可以聘请军队中的或地方的律师作为辩护人。外国人或无国籍的犯罪嫌疑人委托律师进行辩护时,只能委托中国律师。
鉴于我国现有的律师队伍尚不能完全满足需求,在有效维护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方面,工会、妇联、共青团、学联等群众性团体以及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所在单位,可以推荐公民担任刑事案件的辩护人。
根据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监护人或亲友也可以接受其委托,担任其辩护人。这一修正实际上扩大了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委托辩护人的选择范围,因为不再限定监护人必须是近亲属,而是允许亲戚朋友接受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委托,担任辩护人。这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能够及时委托辩护人,解决请律师难的问题,以及及时有效地维护其合法权益非常有利。当律师、人民团体、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以及被告人的监护人或亲友被委托为辩护人时,人民法院应核实其身份证明和辩护委托书。
刑事辩护人的责任和作用,及其在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的具体职责。刑事辩护人负责根据事实和法律,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以维护其合法权益。文章还介绍了刑事审判的流程和规则,包括开庭审理、宣布开庭、法庭调查等方面的详细规定。
被告人在诉讼过程中重新委托辩护人的权利。被告人在诉讼中有权委托辩护人进行辩护,并且法律允许其在特定情况下拒绝现有辩护人并重新委托其他辩护人。无论案件处于哪个阶段,被告人都有权委托辩护人,包括在审判阶段。同时,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有义务告知犯罪嫌疑人或
刑事案件的无罪辩护程序,包括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和审判阶段。在侦查阶段,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聘请律师进行咨询和代理申诉。公安机关在侦查终结后将案件移送给人民检察院,后者在审查起诉阶段会讯问犯罪嫌疑人并听取各方意见。辩护律师可查阅相关材料。最后,人
公诉人在审查起诉阶段的工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包括保障犯罪嫌疑人陈述权利,注重讯问时的自述,采取证据突破策略对拒不认罪的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同时,也介绍了公诉人在庭审中的讯问方法,包括突出举证重点、分组进行举证和审判阶段非法证据排除过程中的举证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