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国家机关侵犯公民合法利益的行为,受害人在请求赔偿时,适用的法律规定是《国家赔偿法》,而不是《侵权责任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三条的规定,当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出现以下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时,受害人有权获得赔偿:
1. 违法拘留或者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
2. 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公民人身自由;
3. 以殴打、虐待等行为或者唆使、放纵他人以殴打、虐待等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
4. 违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
5. 其他违法行为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四条的规定,当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出现以下侵犯财产权情形之一时,受害人有权获得赔偿:
1. 违法实施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
2. 违法对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
3. 违法征收、征用财产;
4. 其他违法行为造成财产损害。
1. 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计算起始时间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但羁押期间不计算在内。若在赔偿请求时效的最后六个月内,由于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导致无法行使请求权利,时效将中止。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后,赔偿请求时效期间将继续计算。
2. 赔偿义务机关应在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给予赔偿;若逾期不予赔偿或赔偿请求人对赔偿数额有异议,赔偿请求人可以在期满后三十日内向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
3. 复议机关应在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决定。若赔偿请求人对复议决定不服,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后三十日内向复议机关所在地的同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若复议机关逾期未作决定,赔偿请求人可以在期满后三十日内向复议机关所在地的同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
有权提出仲裁检验的申请人种类,包括司法机关、仲裁机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等,并详细说明了仲裁检验的质量判定依据和检验方法。质量判定依据包括法律、法规规定或国家强制性标准等,而检验方法则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国家强制性标准规定的检验方法或生产方出厂检验方法等
行政监督与行政法制监督的区别。行政监督涵盖所有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活动,而行政法制监督则是指特定机关、司法机关及公民对行政机关行使职权的行为实施的监督。行政法制监督是基于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制度实施的监督,内容主要包括对行政行
司法赔偿的要求及程序。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受到侦查、检察、法院等机关职务行为侵犯时,有权向侵权机关申请国家赔偿。文章详细列举了违法侵权行为,如错误拘留、错误逮捕、再审改判无罪后的赔偿等。同时,也介绍了申请司法赔偿的程序,包括确认违法行为、向赔偿义务
拒绝提供间谍犯罪、恐怖主义犯罪、极端主义犯罪证据罪的相关内容。该罪行要求明知他人有上述犯罪行为,在司法机关调查时拒绝提供有关证据,情节严重。犯罪者需承担特定的义务,如实向国家安全机关提供有关情况与证据。拒绝行为包括不明确表示不提供、躲避、推诿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