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为逃避债务,采取未通知债权人申报债权的手段,恶意注销公司并处置其财产,既未履行清算义务,又侵犯了债权人的合法利益,因此应承担相应责任。在无法证明公司财产状况的情况下,股东应向债权人承担清偿责任。
公司清算是指在公司面临终止的情况下,负有清算义务的主体根据法律规定的方式和程序,对公司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等进行全面清理和处置,以消除公司与其他社会主体之间产生的权利和义务,为公司的终止提供合理依据的行为。公司清算制度的直接目的是清理即将终止的公司的财产、债权和债务,最终目标是通过清算程序全面有效地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公司股东权益和社会经济秩序。我国《公司法》及其司法解释二对公司清算制度进行了修改和完善,规定了未清算、逾期清算、拖延清算、违法清算以及未依法清算等情形下,债权人有权要求有限公司股东、股份公司董事和控股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以及清算组成员等承担赔偿责任、清偿责任或其他民事责任。
我国公司法在立法和执法层面上一直存在“重公司设立、轻公司消亡”的问题,难以彻底解决。公司在经营不善或名存实亡后常常选择关门大吉,公司登记机关通常只能以公司未参加年检为由吊销其营业执照,而正常注销手续的公司则极少。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公司未经清算即注销,股东将对公司注销前所欠债务承担清偿责任。股东为逃避债务,在未通知债权人申报债权的情况下,恶意注销并处置公司财产,既未履行清算义务,又侵犯了债权人的合法利益,应承担相应责任。在无法证明公司财产状况的情况下,股东应向债权人承担清偿责任。
股东不履行义务的法律责任。对于违反出资义务、权利不得滥用义务和违反决议规定的股东,将承担不同的法律后果。出资不足的股东应补足差额并承担连带责任,虚假出资或抽逃出资的股东将被罚款。滥用权利的股东需承担赔偿责任,逃避债务的股东需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违
我国公司法关于认缴期限未届至股东是否承担连带责任的规定。股东在认缴期限内通常不承担连带责任,但如果公司进行破产清算则例外。文章还详细解释了虚假出资的定义、表现形式以及举证责任的分配。在判断股东是否存在虚假出资时,原则上应由债务人承担举证责任。
公司股东撤资后,债权人能否向公司要债的问题。依据公司法规定,股东不得抽逃出资,否则需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债权人除了可以向公司追债,也可向违规股东追债。同时,本文还介绍了股东如何退股以及追讨公司债务的方法。
公司吊销后股东的股权转让问题。公司吊销后,清算组需进行清算工作并在公告后清偿债务。股东应遵守公司章程,合法行使权利,不得滥用权利损害公司或其他股东利益。股东在公司被吊销并给债权人造成损害时,应承担连带责任。同时,《公司法》对股东股权转让的规定包括相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