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辩护 > 聘请辩护律师的时间节点

聘请辩护律师的时间节点

时间:2025-06-17 浏览: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67538
刑事律师系根据事实、证据和法律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服务的专业人士,刑事律师在辩护过程中,由于其并非亲历事件的当事人而是法律工作者,因此刑事辩护律师辩护工作虽然在立场上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意愿保持一致,但由于律师对案件的看法以及其提出辩护意见的基础是证据和法律,因而律师的辩护意见并不会完全取决于当事人的要求,法律也规定了律师具有独立辩护的权利。但是,不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家属由于对辩护律师的角色并不了解,不清楚辩护律师工作的性质,从而常常会对辩护律师有超越辩护职责范围的要求,这甚至对辩护工作产生了消极的效果。因此,我们对刑事律师从事辩护工作时的部分主要事项作解释,以便大家更了解刑事律师的工作性质,清楚刑事律师如何工作才能使辩护效果最佳。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因此,当事人在接受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被采取强制措施时,即有权委托刑事律师担任自己的辩护人。

对于是否在第一时间聘请律师作为辩护人的问题,需要考虑刑事案件涉及当事人的人身自由和财产权利。将希望寄托在“运气”上显然是对当事人命运毫无胜算的“豪赌”。

谁能在当事人被羁押的情况下为其聘请辩护律师?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三条第三款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情况下,可以由其监护人、近亲属代为委托辩护人。因此,只有当事人的监护人或近亲属才能为当事人聘请辩护律师。

然而,在人员流动加剧的今天,当事人往往孤身在外打工谋生,导致无法及时获得专业刑事律师的帮助,这是一个困扰法律人的实务问题。

关于会见频率的问题

家属往往希望律师尽可能多地会见当事人,但律师会根据案情进展和案件需要前往看守所进行会见,会见次数并不是越多越好。律师会在每次会见之前准备详细的会见提纲,并与当事人进行详尽的沟通,每次会见的时间往往都是一至三个小时左右,根据沟通的需要而变化。

一般情况下,律师从侦查阶段开始介入案件至一审或二审结束,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次数一般不超过10次。对于特别复杂重大案件,会见次数会根据案情的变化而有所增加。

关于会见笔录及卷宗材料等案件资料

律师在看守所会见时,会根据与当事人的沟通情况制作会见笔录,记录犯罪嫌疑人就案件情况的陈述以及律师的解释等。根据法律规定,律师不能将会见笔录提供给家属,以免出现串供、作伪证等情况。

同样地,在审查起诉阶段,律师获得的案卷材料属于国家秘密,律师不得将材料泄露给家属,以免面临行政处罚和刑事责任。

律师不能私自接案,需律师事务所指派

根据《律师执业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律师承办业务应由律师事务所统一接受委托,并与委托人签订书面委托合同,服从律师事务所对受理业务进行的利益冲突审查及其决定。因此,律师接受当事人的委托应通过律师事务所指派,律师不能私下接受委托或私下收费。

家属需要警惕那些私下收案、不开发票的“律师”,因为这种类型的律师往往为了个人利益敢于违反法规,其专业素养和人品值得质疑。

律师不能为家属“搞关系”

在刑事案件中,有些家属希望律师通过“关系”来获得较好的结果。然而,对于需要激烈抗辩的案件而言,已作出批准逮捕决定的检察院不可能接受无罪的结果,而且这种“搞关系”行为可能会让控方抓到家属的“把柄”,对当事人案件的辩护极为不利。律师的辩护观点应围绕证据和法律展开,不能脱离实际。

当事人预期与辩护律师最大程度维护当事人利益之间的冲突

辩护律师的职责是最大程度地维护当事人利益,以证据和法律为基础。然而,当事人及其家属往往以情感出发,忽略了证据和法律规定,希望律师能够追求“无罪”的结果。这种预期脱离实际,往往难以得到法院的认可。律师需要基于证据和法律提出辩护意见,以争取当事人最大的利益。

刑事律师服务收费与案件结果

在中国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律师费往往被当作对“案件结果”的报酬,而忽视了律师服务的价值。律师服务收费与案件结果之间的关系在刑事案件中尤为明显。然而,律师收费应遵守相关法律的规定,严禁将律师费与案件结果挂钩。家属应了解相关法律规定,遵守法律,尊重律师的专业服务。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如何编写无重大刑事治安案件证明

    如何开具无重大刑事治安案件证明,包括无违法违纪证明和无犯罪记录证明的应用。无违法违纪证明用于证明个人在居住地区没有违法违纪行为,无犯罪记录证明则适用于特定情形,如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政审、吸收新党员政审等。文章还规定了不列入证明范围的情形,如征兵政审、

  • 刑事诉讼辩护人的资格

    刑事诉讼辩护人的资格及权利。符合律师资格条件的人员、由人民团体或单位推荐的人员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等可担任辩护人。但正在执行刑罚或被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能担任。辩护人在诉讼中有权查阅相关材料、与被告人沟通,并在法庭上积极辩护,可申请新的

  • 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宣判公开吗

    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宣判是否公开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宣告判决的过程必须公开进行,不论当庭还是定期宣告,判决书均需送达相关当事人、检察院、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因此,即使案件不公开审理,其宣判仍然需要公开。

  • 哪些犯罪记录无法查询到

    犯罪记录查询的相关法律规定。一般公众无法查询有犯罪记录的个人信息,只有具备相关资格的人员才有权查询。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被封存,不能被随意查询,而成年人的犯罪记录则可以被查询到。文章还解释了什么是刑事犯罪记录,包括其定义和法律对于犯罪行为的划定。

  • 进一步保障和规范看守所律师会见工作的通知
  • 近亲属是否可以作为辩护人?
  • 犯罪嫌疑人委托辩护律师的权利和程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