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保险法 > 保险法律法规 > 保险法司法解释 > 受益人的定义和身份

受益人的定义和身份

时间:2025-06-27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67606

受益人是指在保险合同中被保险人或投保人(经被保险人同意)指定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也被称为保险金领取人。根据保险法的规定,受益人的身份并没有特殊限制,只要投保人、受益人和保险人之间存在保险利益关系,例如夫妻、父母与子女、债权人与债务人等,都可以成为受益人。

不同国家对受益人的规定

英国及中国台湾

英国和中国台湾允许在财产保险中设置受益人,而中国仅在人身保险中设置受益人,对财产保险中的受益人没有具体规定。

中国

中国的《保险法》对受益人的范围和资格没有限制。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受益人是自然人。

受益人的资格和条件

根据中国的《保险法》第六十三条,死亡保险中,被保险人的法定继承人同时也是法定受益人,当没有指定受益人时,他们享有受益权。在人身保险中,被保险人本人是法定受益人,因为被保险人活着时,他对保险金有请求权,这是由于保险标的对被保险人的人身依附性所决定的。不过,被保险人可以通过指定受益人来放弃这种权利。指定受益人是根据“有权指定者”的意愿确定的受益人,可以是投保人、被保险人、其他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

如果有多个受益人,则涉及受益顺序和受益份额的问题。当同一顺序有多个受益人时,如果其中一个受益人先于被保险人去世,他的受益份额应该由谁来接收呢?中国的《保险法》没有具体规定。

受益人的义务和权利

受益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 享有保险金请求权。
  2. 享受保险合同的利益,领取保险金,但他并非保险合同当事人,且不负交付保险费的义务。

在申请领取保险金时,受益人有以下义务:

  1. 及时通知保险人,告知保险事故发生。
  2. 提供保险事故理赔相关证明和资料。

受益人有权利申请领取保险金,这一权利受《保险法》保护,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能限制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取得保险金的权利。

受益人的指定原则

对于死亡保险金的受益人指定,应该考虑以下因素:

  • 不会危及被保险人的人身安全。
  • 受益人不会为了获得保险金而故意危害被保险人。
  • 不宜指定染有吸毒、赌博恶习及道德品质差的人为受益人。
  • 应该考虑指定哪些人会因自己的死亡丧失或减少经济来源,造成生活困难,需要扶助的人为受益人,例如年迈的父母、年幼的子女等。

被保险人一般应该将家庭成员或近亲属指定为受益人,例如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等。如果这些人中有多个需要扶助,可以指定多个受益人,并根据他们的不同收入水平和被保险人的供养义务,合理确定受益人的受益顺序和受益份额。

婚内买保险指定其他人的情况

根据上述保险法的规定,婚内一方购买保险时,可以指定任何人为受益人,包括夫妻、子女、父母、兄弟姐妹、亲朋好友或其他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新《保险法》特色一:扩大保险经营范围

    新《保险法》的两大特色。首先,新法引入了保证保险的概念,明确了保险公司在信用担保方面的业务范围,包括雇员忠诚保证保险和还贷保证保险等。其次,新法扩展了保险公司的经营范围,允许其经营与保险有关的其他业务,如补充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等新型业务,适应

  • 人身保险合同立法中几个问题

    人身保险合同立法中的几个问题。首先,关于未成年人的保险问题,需要统一法律界定其民事行为能力,并明确规定保险金额。其次,关于履行如实告知义务问题,应明确规定投保人在复效申请中的如实告知义务,以维护保险人的合法权益。实际操作中,对投保人是否真正履行该义务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解释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若干问题解释。内容包括保险标的分别投保的保险赔偿、保险合同无效导致退还保险费、代签字或代盖章的效力问题、保险事故发生前的承保条件问题、投保人的如实告知义务、投保人的告知范围和内容、保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情况以及

  • 受益人的定义和身份

    受益人在保险合同中的定义和身份,包括其在不同国家的规定和中国的具体情况。文章介绍了受益人的资格和条件,包括在死亡保险中的法定继承人和法定受益人,以及指定受益人的规则。此外,还详细阐述了受益人的义务和权利,以及在指定受益人时应考虑的原则。最后,针对婚内

  • 投资型保险合同解除后,保单现金价值归属问题
  • 关于《保险法》第91条和第94条的法律解析
  • 什么是保险受益人?
保险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