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债权人占有动产
留置权的成立和存在的前提条件是债权人占有债务人的财产。如果债权人没有占有债务人的财产,那么就不存在留置权。如果债权人因侵权行为失去了占有权,但通过诉讼重新占有了财产,那么留置权仍然存在。债权人对债务人财产的占有可以是直接或间接的,可以是单独占有或共同占有。至于占有的原因,多数国家民法要求只要非因侵权行为占有即可。
2、与债权有牵连关系
债权人的债权和债权人占有的财产必须有牵连关系,才能成立留置权。具体而言,有两种主张,即债权与债权牵连说和债权与物牵连说。债权与债权牵连说认为,留置权人对于相对人的债权和相对人对于留置权人请求交付标的物的债权必须产生于同一法律关系,才能构成牵连关系。然而,根据《物权法》相关规定,企业之间的留置权不要求具备此要件。
3、债务已到履行期
债务人的债务已到履行期,即债权已到清偿期,留置权才能成立,与债务人是否构成履行义务迟延无关。因为留置权是因债务人不履行债务而产生的,只有债务人的债务已到履行期限才能确定债务是否履行。如果债务人的义务尚未到履行期,就无法判断债务人是否自觉履行债务。因此,各国民法将债务人的债务已到履行期作为留置权成立的条件。
4、无妨碍留置权的情形
一般情况下,只要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留置权即可成立。因此,这三个条件被称为留置权成立的积极条件。然而,即使满足了这三个条件,如果存在妨碍留置权成立的情形,留置权仍然不能成立。因此,这个条件被称为留置权成立的消极条件。
妨碍留置权成立的情形包括以下几点:
(1)当事人约定排除留置权的适用。留置权是一种财产权,应当允许当事人约定排除其适用。
(2)留置财产违反社会公共利益或社会公德。
(3)留置财产与债权人所承担的义务相抵触。留置权的权利是留置权效力的最直接体现,是债权人实现其债权的根本保证。
关于留置权适用范围的法律问题。担保法规定了留置权适用于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和加工承揽合同等产生的债权,但物权法采纳了扩大留置权适用范围的意见,没有明确列举适用范围,只规定了不得留置的两种情形。留置权的成立需满足债权人合法占有债务人动产、债权已届清偿期且
担保物权的相关内容。担保物权旨在确保债务清偿,包括抵押权、留置权和质权等类型。其标的物为债务人所有的特定财产或权利,担保物权人可通过标的物的交换价值来担保债务履行。特别程序有助于提高担保物权案件的诉讼效率。《企业破产法》对于担保物权与破产的关系作出了
留置权作为担保物权的关系和特性。留置权的成立条件包括债权人占有动产、债权与财产有牵连关系、债务已到履行期,以及无妨碍留置权的情形。其中,留置权成立的积极条件包括前三点,消极条件则是存在妨碍留置权成立的情形,如当事人约定排除留置权的适用、留置财产违反社
担保物权竞合是指同一财产存在着冲突的担保物权,这种冲突,主要体现为抵押权与抵押权的冲突,抵押权与质权的冲突,抵押权与留置权的冲突。二者的竞合一般只在标的物是动产时才发生,即动产抵押权与动产质权的竞合。二者的竞合仅表现为动产抵押权与留置权的竞合,其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