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向法院提交民事或行政起诉状后,法院应根据法定条件登记立案。如果无法当场判断是否符合起诉条件,法院应接收起诉材料,并出具书面凭证注明收到日期。如果有必要补充相关材料,法院应及时告知当事人。在补齐相关材料后,法院应在七天内决定是否立案登记。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登记立案的规定,如果在立案工作中出现不接收诉状、接收诉状后不出具书面凭证、不一次性告知当事人补正诉状内容、有案不立、拖延立案、干扰立案、既不立案又不作出裁定或决定等违法违纪情况,当事人可以向受诉人民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投诉。
人民法院应在受理投诉之日起十五天内查明事实,并将情况反馈给当事人。如果发现违法违纪行为,应依法依纪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如果构成犯罪,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民告官”依据的法律是《行政诉讼法》,建议您认真了解该法律的各项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于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2014年11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决定》修订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对“民告官”的受理范围作了新的规定。其中第十二条规定了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提起的行政诉讼的范围。
除了上述规定,人民法院还受理根据法律和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
如果您的情况较为复杂,本站还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行政强制执行的法定时限。行政机关在公民或组织未履行具体行政行为时,有权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申请时限为被执行人的法定起诉期限届满之日起180日内。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直接起诉的,应在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超过时限的诉讼将不予受理,除非有正当
劳动者对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不服时的应对策略。劳动者在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等争议中,或对执行劳动标准引发的争议不服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用人单位可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申请撤销裁决。仲裁裁决被撤销后,当事人可再次提起诉
关于一审未分割财产再次起诉的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起诉需满足一定条件。对于判决不准离婚的案件,若没有新情况或新理由,六个月内再起诉法院不受理。但是,如果一审判决离婚,当事人可随时起诉分割财产。
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定义、职责及其与司法体系的关系。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党内负责监督的专责机关,不接受当事人起诉。而人民法院主要受理民事案件和行政诉讼案件,涉及婚姻、家庭、继承、不动产、知识产权等民事纠纷,以及对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的行政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