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刑事和解程序 > 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

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

时间:2025-07-29 浏览: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67757
对于刑事公诉案件,是需要由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依法追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的。虽然是公诉案件,但是满足法律条件的,双方当事人是可以进行刑事和解的。那么,刑事公诉案件和解条件是怎样的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一、因民间纠纷引起的犯罪行为

根据《刑法》第四章、第五章关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侵犯财产犯罪两类犯罪中的罪名,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犯罪行为,可以适用刑事和解制度。

二、过失犯罪案件

除渎职犯罪以外的过失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可以适用刑事和解制度。

“因民间纠纷引起”的定义是根据《民间纠纷处理办法》第三条规定,指的是公民之间发生的人身、财产权益和其他日常生活纠纷。恋爱纠纷、邻里纠纷、宅基地纠纷、债务纠纷等都可以视为民间纠纷。

“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能”一词表明,刑罚只能是宣告刑而非法定刑。因为我国刑法中不存在罪行加重的情节,所以如果法定刑在三年以下,宣告刑肯定也在三年以下。

刑事和解制度的现实困境

一、刑事和解具有履行风险

在司法实践中,虽然有些被害人和加害人达成了和解协议,但协议并不一定能立即履行。如果和解协议达成后,加害人不立即履行,而是分期或延期履行,刑事和解就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检察机关在协议未完全履行之前做出不起诉决定,或者审判机关在协议未完全履行之前做出判决,那么在加害人有能力但反悔不履行协议的情况下,无法启动追究加害人刑事责任的程序。这不仅未能保护被害人的利益,也使刑事和解变成了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逃避处罚的“保护伞”,与刑事和解制度的初衷背道而驰。

二、刑事和解易被误认为“花钱买刑”

刑事和解一直伴随着争论。许多人认为,刑事和解为犯罪却不坐牢的人提供了契机,认为有钱就可以不坐牢。例如杭州飙车案中,双方达成了高额民事赔偿协议,肇事者胡某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这一案例被指为“花钱买刑”的典型。

三、刑事和解可能导致滥用职权

对于刑事案件,人民检察院应依法决定是否提起公诉,法院在审判过程中也必须秉公判决。然而,在刑事和解制度下,司法机关往往有较大的自由裁量空间。例如,检察院按照自己的规定,对达到所谓“和解”要求的刑事案件不提起诉讼,实际上是无形之中扩大了自身的职权,规避了法院的职权。

对于法院而言,他们可以依法对和解的案件从宽处罚,进一步扩大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使案件更具“可操控性”,更具“人情味”。因此,将“和解”作为刑事案件的不起诉条件或从宽处罚条件,可能会为少数法制观念淡薄的司法人员滥用职权、谋取私利创造条件,极易使犯罪分子逃避法律制裁,最终也不利于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长远发展。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和解程序及其规定

    刑事和解程序及其规定。新《刑事诉讼法》对刑事和解进行了专门规定,涉及公诉案件的诉讼程序。刑事和解适用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轻微犯罪案件,并有利于维护被害人利益、矫正犯罪、改善犯罪人与被害人关系、降低诉讼成本等。文章还包含了一个具体的刑事和解协议案例。

  • 刑事和解的定义和适用范围

    刑事和解的定义及其在刑事诉讼中的适用范围。刑事和解是指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通过调停人或其他组织直接沟通、共同协商,达成民事赔偿和解协议后,司法机关可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或从轻减轻刑事责任的诉讼活动。新刑诉法规定,涉及民间纠纷引起的犯罪案件、盗窃罪犯等可适用

  • 自诉刑事案件和解原则

    自诉刑事案件和解原则,包括是非分明、自愿守信、公平合理和规范合法四个原则。在刑事和解中,必须确保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尊重双方当事人的意愿,保护被害人合法权益并体现加害人的轻罚或非刑罚化方式处理的平等性,同时遵循法律程序规范进行。

  • 刑事案件的和解问题及新《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新《刑事诉讼法》对刑事案件和解问题的明确规定。刑事和解主要适用于侵犯人权罪和侵犯财产罪,在被害人获得满意的赔偿和道歉后,可从轻处理被告人。但刑事和解的适用条件有限制,如仅限三年以下刑罚的故意犯罪案件、国家工作人员渎职类过失犯罪不适用等。

  • 刑事和解谅解书的撰写方法
  • 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
  • 刑事和解后判处缓刑是否可以上诉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