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驾和敲诈勒索是两种不同的行为,可以说是在酒醉状态下被迫写下的借条,而且是在被强迫或者诱骗的情况下,因此本身并没有法律效力。
强迫他人写借条属于敲诈勒索行为。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威胁或要挟的手段,强行索取他人财物的行为,强迫他人写借条符合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您可以选择报警处理,对方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而您也将承担酒驾的处罚。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将被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如果因为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将被处以10日以下拘留,并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并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将被处以15日拘留,并处5000元罚款,并吊销机动车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将被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限制至酒醒,并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同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4条的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将被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将被处以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将被处以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根据刑法修正案8修订)。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6日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解释共包含9条规定,提高了对敲诈勒索行为的打击力度。
司法解释主要规定了敲诈勒索行为中“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认定标准,特殊认定标准中的“多次敲诈勒索”,以及“其他严重情节”、“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认定标准,以及敲诈勒索罪判处罚金的标准等内容。
互联网支付的洗钱风险与法律防范问题。文章提出应完善《支付机构反洗钱和反恐融资管理办法》的内容,加强非面对面性质洗钱的预防,并针对不同资金注入方式规定相应的反洗钱义务以防止第三方滥用资金注入进行洗钱活动。同时,选择具有良好声誉和健全有效的反洗钱机制的代
个体工商户作为保证人的法律问题。个体工商户具有作为保证人的资格,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以为他人提供担保。但是,个体工商户不能为其实际经营者或匿名业主提供担保,其作为保证人的资格和限制应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判断。
大学生校园贷款是否会上征信的问题。当前部分网贷平台尚未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因此不会上征信,但这一趋势正在发展。逾期不还款的后果包括产生信用污点,影响日常生活,甚至可能面临法律风险和起诉。因此,大学生应谨慎借贷并按时还款。
中小企业在常见融资过程中面临的刑事法律风险,包括民间融资和银行贷款融资。企业可能面临集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骗取贷款罪、高利转贷罪以及合同诈骗罪等法律风险。因此,企业应遵守法律法规,规范自身行为,以避免触发刑事责任的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