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赔偿 > 工伤事故赔偿 > 八级伤残赔偿是否会导致刑事责任?

八级伤残赔偿是否会导致刑事责任?

时间:2025-05-11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68344
车主在道路中行驶,造成了交通事故,导致对方受伤,后来经过伤情鉴定对方的受伤等级属于八级伤残范畴。在对方受到了八级伤残伤害的时候,肯定是需要出一定的赔偿金,但有些人家里条件不太好,那么八级伤残赔不起要坐牢吗?

根据《刑法》(1997修订)第三百一十三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如果一个人有能力执行民事赔偿但拒不执行的情况下,将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需承担刑事责任。根据该条款,情节严重的,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

2017年八级工伤赔偿标准

一、医疗费

工伤医疗费用实行实报实销制度,包括住院期间、康复训练期间和工伤复发期间的医疗费用。

1. 工伤职工应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

2. 如果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和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规定,费用将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二、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和食宿费

1. 住院伙食补助费=地方规定标准(元)×住院天数。

2. 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工伤职工可以要求支付交通费和食宿费。交通费标准根据地方规定,食宿费=地方规定标准(元)×人数×天。

三、辅助器具费用

1. 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

2. 辅助器具费用参照地方工伤职工辅助器具配置项目及费用限额标准。

四、停工留薪期工资

1. 停工留薪期内工资=职工原来的工资福利待遇。

2. 停工留薪期的时间长短由地方停工留薪期分类目录或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地方规定确定。

3. 一般情况下,停工留薪期不超过12个月。但如果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延长停工留薪期。

五、停工留薪期护理费

1. 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情况下,由所在单位负责提供护理服务。

2. 护理费的标准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或各省、市实施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

六、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1. 八级伤残的工伤职工可以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金额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

2. 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如果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将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如果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将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七、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1. 对于八级伤残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工伤职工,可以享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2. 具体标准参照各省市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的具体规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过错赔偿范围的具体标准

    医疗过错赔偿范围的具体标准,包括医疗费用、误工费用、住院伙食补助、护理费用、残疾者生活补助、残疾用具费用、丧葬费用、死亡补偿费用及被扶养人生活费用等。具体标准涉及计算方法与期限等细节。

  • 腰脊椎骨折工伤的伤残等级

    腰脊椎骨折工伤的伤残等级及相关赔偿标准。腰脊椎骨折分为九级和八级伤残,具体取决于骨折程度和医疗依赖情况。工伤赔偿包括医疗费、康复费、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护理费、停工留薪期工资和伤残辅助器具费等。其中,护理费的计算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情况和工伤职工的

  • 八级伤残赔偿是否会导致刑事责任?

    八级伤残赔偿涉及刑事责任的问题。根据《刑法》,若有能力执行民事赔偿却拒不执行,可能涉嫌拒不执行判决罪需承担刑事责任。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八级工伤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食宿费、辅助器具费用、停工留薪期工资和护理费等方面的内容。

  • 肋骨骨折伤残鉴定标准

    肋骨骨折的伤残鉴定标准,八级工伤标准主要依据肋骨骨折数量以及其他身体部位的损伤程度来评判伤残等级。包括肋骨骨折数量超过12根等情况在内的多种情况应被鉴定为八级伤残,享受相应的工伤赔偿标准。此外,文章还涉及其他身体部位的伤残鉴定标准,如人格改变、单肢体

  • 九级伤残赔偿多少万
  • 两个九级伤残怎么计算赔偿
  • 工伤伤残鉴定标准是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