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5月,淮安市**公司通过吕某和沈某向清河区某居委会借款40000元。吕某和沈某为**公司借款提供连带保证责任。由于**公司未能偿还借款,居委会将此事告上法庭。法院判决**公司偿还借款,并同时判决吕某和沈某负连带偿还责任。判决生效后,**公司、吕某和沈某均未还款。2007年3月,居委会向法院申请执行,执行过程中发现**公司无可供执行的财产。法院根据法律传唤吕某和沈某,并要求他们承担连带偿还责任。在谈话中,沈某出示了2006年4月17日与居委会签订的协议书,协议书中明确提到,由于沈某无力偿还债务,居委会放弃了对沈某的连带保证责任。
根据该协议,居委会放弃了对沈某享有的连带保证责任,因此应视为对另一保证人吕某也放弃了债权。因此,本案应终结执行。
该协议是对保证人沈某的权利义务关系进行重新确定,并不直接影响保证人吕某应承担的义务。吕某在承担全部义务后,可以向主债务人追偿。因此,法院仍可执行沈某和吕某的债务。
本案应认定债权人与保证人沈某的放弃协议无效。因为该协议侵犯了保证人吕某的合法权益,法院仍可执行沈某和吕某。
两保证人对主债务人负有共同的连带保证责任,在两保证人之间存在按份责任关系。由于双方未约定按份比例,应按双方各半原则承担责任。考虑到债权人放弃了对保证人沈某的债权,因此只执行保证人吕某主债务的一半,即借款20000元。
连带保证责任是主债务人与保证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本案中的两保证人是对债权人承担责任的主体。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连带债务人都有义务向债权人清偿债务。换言之,债权人可以向债务人之一人或数人甚至全部请求全部或部分债务的偿还,被请求的债务人不能以超过自己应负担份额为由提出抗辩。对于连带债务人之间的对内效力,如果其中一人清偿、提存、抵消、混同、免除或完成债务部分或全部,对全体债务人都产生效力,其他债务人可以免除向债权人履行债务。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在连带债务人内部,仍然适用按份债务的原则。也就是说,连带债务人之一人因清偿或其他行为使其他债务人免除履行义务时,他有权要求偿还自己承担的份额。这个权利被称为求偿权。对于各连带债务人的债务份额,应根据约定确定,如果法律有规定的,可以根据法律规定确定;如果法律没有规定,当事人也没有约定,那么应该均分份额。因此,另一保证人吕某承担上述债务的一半是有法律依据的。
个人独资企业的资产转让事宜。转让方和受让方在协商一致后,签订了转让协议。协议内容包括转让价格、支付方式、保证事项、转让效力、违约责任、变更或解除协议、费用负担、争议解决以及合同生效的条件和日期等。此外,还提到了个人独资企业的特征。
中国大陆合伙形式的分类,包括个人合伙、法人合伙和合伙企业。文章重点阐述了个人合伙与合伙企业的区别,包括成立条件、协议形式、工商登记、分支机构设立、责任承担、诉讼主体资格等方面。此外,还提到了个人合伙与合伙企业在税收管理、破产程序、非货币资产出资以及利
合伙人身份继承程序和个人独资企业的财产继承问题。在合伙人死亡后,合法继承人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取得合伙人资格并继承财产份额。个人独资企业的财产在投资人死亡后由继承人继承,根据不同情况可能发生企业解散、单一继承人承继、多个继承人分别继承等情况。处理时需综合
按份共同保证和连带共同保证的区别。按份共同保证中,保证人按约定份额承担保证责任,只能对清偿的债务份额向主债务人追偿;连带共同保证中,各保证人共同对全部主债务承担担保义务,未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可要求任一保证人承担全部责任,且保证人之间承担连带关系。未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