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隐私视频的保护及法律责任
时间:2025-03-14 浏览:4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是有手机了,而且每个人手机里多少都是有秘密的。对于他人的隐私要懂得尊重。那么,手机里的隐私视频别人能盗走吗?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解释一下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于大家有帮助。
不道德行为的法律后果
泄露他人的隐私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公民个人隐私受到法律的保护,任何人不得侵犯。如果有人泄露他人的隐私,轻则构成民事侵权,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重则可能面临治安管理处罚,承担行政责任;更严重的情况可能触犯刑法,构成犯罪。
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个人信息的认定标准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被认定为情节严重:
- 出售或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
- 知道或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提供的;
- 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等五十条以上的;
- 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
- 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第三项、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以上的;
- 数量未达到第三项至第五项规定标准,但是按相应比例合计达到有关数量标准的;
- 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
相关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的规定:
-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在履行职责或提供服务过程中泄露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根据前款规定,将受到更重的处罚。
-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将受到第一款规定的处罚。
-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将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处以相应的处罚。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及判决标准
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及判决标准,包括单位犯罪的定义、刑罚以及法人代表在企业犯罪中的责任。同时,针对偷税行为的刑事责任及判决标准和法人代表在偷税犯罪中的法律责任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不同情况下法人代表承担法律责任的具体情况。
-
持有50克毒品的法律责任
持有50克毒品的法律责任。持有毒品数量较大将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根据不同数量将面临不同的刑罚。非法持有毒品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侵犯客体、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行为人明知持有国家禁
-
交通肇事罪的刑事责任
交通肇事罪中的刑事责任,介绍了在什么情况下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详细说明了关于交通肇事罪的缓刑条件。文章明确了交通肇事罪的法律条款及适用条件,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和认识相关法律责任。
-
借款人采取欺诈手段骗取贷款的法律责任
借款人采取欺诈手段骗取贷款的法律责任。对于构成犯罪的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未构成犯罪的情况,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有权进行行政处罚。商业银行在经营中需遵守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原则,并依法独立自主经营,保护存款人利益,遵循自愿、平等、诚实信用
-
拖欠农民工工资单位的法律责任及解决途径
-
猫头鹰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法律责任
-
校园暴力引发人员死亡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