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违约金发生的根据,可以将违约金分为法定违约金和约定违约金。
法定违约金是指由法律直接规定违约金的数额、固定比率,或者由法律直接规定违约金的比例幅度,具体比率由当事人在该幅度内商定,但当事人并未具体商定或商定无效的违约金。法定违约金由法律预先规定,不受当事人协商改变的限制,无论是否在合同中写明违约金条款,违约方都需要支付违约金。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法定违约金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 由法律法规直接规定违约金的数额,例如《铁路货物运输合同实施细则》第18条第1款规定,承运人未按照装车计划装车或补足车辆,未经托运人同意,应向托运人支付违约金50元。
2. 有法律、法规直接规定违约金的固定比率,例如《工矿产品购销合同条例》第35条第5款规定,逾期交货的,按逾期交货部分货款总值计算,向需方支付违约金,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逾期付款利率计算。
3. 由法律、法规直接规定违约金的比率幅度,具体比率由当事人在此幅度内商定,例如《工矿产品购销合同条例》第35条第1款规定,供方不能交货的,应向需方支付违约金,通用产品的违约金为不能交货部分货款总值的1%至5%,专用产品的违约金为不能交货部分货款总值的10%至30%。
约定违约金是指违约金的数额和支付条件都是由当事人双方约定的违约金。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约定违约金存在于两种情形:
1. 法律法规对违约金未作具体规定,完全允许当事人约定违约金。
2. 法律法规虽规定了违约金的数额、比率或幅度,但允许当事人自行协商,或规定当事人约定优于法定的违约金。
法定违约金具有强制性,当事人不得违反。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法定违约金应当逐渐减少。约定违约金是当事人意志的产物,是合同自由原则的体现,对于此类违约金,法律应当予以肯定。
根据不同的标准,违约金可以分为惩罚性违约金和赔偿性违约金。
其中,损害预设标准被广泛接受。根据损害预设标准,如果违约金是合同违约损害赔偿额的预设,则属于赔偿性违约金;否则,属于惩罚性违约金。
赔偿性违约金是指合同双方预先估计的、在一方违约时支付给另一方的金钱或财物,用于抵消损害赔偿。惩罚性违约金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预先约定的、在一方违约时支付给另一方作为违约处罚的金钱和财物。这两者有以下区别:
首先,功能不同。赔偿性违约金的功能在于弥补一方违约后另一方所遭受的损失;惩罚性违约金的功能在于制裁违约行为。
其次,与其他违约救济措施的关系不同。赔偿性违约金具有弥补损害赔偿的功能,债权人不得在违约金之外再请求强制履行或损害赔偿;惩罚性违约金不具备这种弥补功能,债权人除了请求违约金外,还可以请求强制履行主债务或请求损害赔偿。
第三,与实际损害的关系不同。赔偿性违约金是损害赔偿额的预设,如果违约金与实际损害额不符,债务人可以要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根据实际损害额进行调整;而惩罚性违约金不允许根据实际损害额进行调整。
山东省XX信托投资有限公司针对XX电视台贷款项目资金信托计划的法律意见书。本法律意见书对信托计划实施的主体资格、信托计划及相关协议的法律可行性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本次信托计划实施方案及各方签署的相关协议合法有效,不存在法律障碍,山东XX实施本次信托计
北京市丰台区赵先生因购买洗衣机送货上门纠纷起诉电器公司的案件。赵先生要求返还货款和赔偿损失,因为**电器公司违反了双方的约定,两年半内未能将洗衣机送到赵先生家中。**电器公司以员工调整为由一直未能解决问题。目前,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已正式受理此案,并
白条逾期是否涉嫌非法占有以及逾期不还款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白条逾期属于民事纠纷,但如果存在非法占有行为则可能构成诈骗。逾期不还可能面临高额罚息、违约金、个人信用受损、催收手段的应用、被起诉和资产查封以及涉及欺诈罪等法律后果。
一起关于原告与被告之间的借贷合同纠纷。原告请求法院判决被告返还借款及利息,并承担本案的诉讼费。原告认为被告未按约定履行还款义务,且存在逃避债务倾向,依法构成预期违约。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支持其诉讼请求。在诉讼过程中,原告需要承担举证责任,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