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船舶碰撞纠纷案件的正确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等法律,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船舶碰撞,指的是海商法第一百六十五条所指的船舶碰撞,不包括内河船舶之间的碰撞。适用本规定的是海商法第一百七十条所指的损害事故。
审理船舶碰撞纠纷案件,依照海商法第八章的规定确定碰撞船舶的赔偿责任。
因船舶碰撞导致船舶触碰引起的侵权纠纷,依照海商法第八章的规定确定碰撞船舶的赔偿责任。非因船舶碰撞导致船舶触碰引起的侵权纠纷,依照民法通则的规定确定触碰船舶的赔偿责任,但不影响海商法第八章之外其他规定的适用。
船舶碰撞产生的赔偿责任由船舶所有人承担,碰撞船舶在光船租赁期间并经依法登记的,由光船承租人承担。
因船舶碰撞导致船上人员的人身伤亡属于海商法第一百六十九条第三款规定的第三人的人身伤亡。
碰撞船舶互有过失造成船载货物损失,船载货物的权利人对承运货物的本船提起违约赔偿之诉,或者对碰撞船舶一方或者双方提起侵权赔偿之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船载货物的权利人因船舶碰撞造成其货物损失向承运货物的本船提起诉讼的,承运船舶可以依照海商法第一百六十九条第二款的规定主张按照过失程度的比例承担赔偿责任。前款规定不影响承运人和实际承运人援用海商法第四章关于承运人抗辩理由和限制赔偿责任的规定。
碰撞船舶船载货物权利人或者第三人向碰撞船舶一方或者双方就货物或其他财产损失提出赔偿请求的,由碰撞船舶方提供证据证明过失程度的比例。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证据的,由碰撞船舶一方承担全部赔偿责任或者由双方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前款规定的证据指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和仲裁裁决书。对于碰撞船舶提交的国外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和仲裁裁决书,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六条和第二百六十七条规定的程序审查。
因起浮、清除、拆毁由船舶碰撞造成的沉没、遇难、搁浅或被弃船舶及船上货物或者使其无害的费用提出的赔偿请求,责任人不能依照海商法第十一章的规定享受海事赔偿责任限制。
审理船舶碰撞纠纷案件时,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进行证据保全取得的或者向有关部门调查收集的证据,应当在当事人完成举证并出具完成举证说明书后出示。
船舶碰撞事故发生后,主管机关依法进行调查取得并经过事故当事人和有关人员确认的碰撞事实调查材料,可以作为人民法院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的除外。
船舶注销登记的办理程序,包括船舶转移所有权、船舶灭失或失踪以及船舶抵押合同解除三种情况下的注销登记。根据不同情况,船舶所有人或相关当事人需携带不同的证明文件到船籍港的船舶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经过审查核实后,船籍港的船舶登记机关会进行相应的注销操作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内容。解释为了正确审理保险合同纠纷案件,维护当事人权益而制定。解释对保险法施行前后成立的保险合同纠纷的适用法律问题做出了规定,包括保险合同是否成立、保险标的转让、保险事故、理赔、代位求偿
船舶所有权变更的登记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和《船舶登记办法》的规定,船舶所有权变更需向船舶登记机关登记,涉及签订书面合同和提交相关证明文件。船舶登记是赋予船舶国籍和权利义务的法律行为,登记机关会核实申请内容和材料,并在受理申请后记录基本情
开车撞了人的赔偿问题。确定赔偿数额时,需参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的赔偿项目,并根据伤者提供的证据来确定最终赔偿数额。证据包括医疗费票据、病例等。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用、误工费用、护理费用、营养费、司法鉴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