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公司在进行破产清算时需要向法院提交以下相关申请材料:
1、股东会破产决议:律师制作并由股东签字。
2、公司营业执照复印件。
3、公司法定代表人与主要负责人名单:律师制作并盖公司章。
4、公司职工情况和安置预案: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年限、工资支付和社会保险费用缴纳等,律师根据公司财务和合同档案资料制作并盖公司章。
5、公司亏损情况的书面说明:律师制作并盖公司章,并附带会计报告(由会计师事务所制作)。
6、公司至破产申请日的资产状况明细表:包括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和企业投资情况等,由会计师事务所制作或律师制作并盖公司章。
7、企业在金融机构开设账户的情况:包括开户审批材料、账号、资金等。
8、企业债权情况表:列明企业的债务人名称、住所、债务金额、发生时间和催讨偿还情况,由律师制作并盖公司章。
9、企业债务情况表:列明企业的债权人名称、住所、债权金额、发生时间,由律师制作并盖公司章。
10、企业涉及的担保情况:律师制作并盖公司章。
11、企业已发生的诉讼情况:律师制作并盖公司章。
根据我国《企业破产法》第三条第一款的规定:“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严重亏损,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依照本法规定宣告破产。”因此,企业申请破产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即企业经营上的严重亏损和企业不能清偿到期债务。
1、企业经营上严重亏损,无力清偿到期债务的情况下,其债权人或债务人可以向企业所在地法院提交破产申请。
2、如果企业满足破产条件,必须经过人民法院依法裁定并宣告破产,才能正式进入破产程序。
具体条件如下:
(1)企业因严重亏损,无法扭亏,资不抵债,无法清偿到期债务,可提出破产申请。
(2)下列情形之一的企业不予宣告破产:政府有关部门、有关金融机构、企业、团体、个人给予债务人资助或帮助债务人清偿债务的;取得担保,自破产申请之日起6个月内能清偿债务的。
3、债务人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并非仅仅失去信用或清偿债务的能力,债务人必须是无法以财产、信用或其他能力任何方式清偿债务。
4、债务人无法清偿的债务必须已到达清偿期限。破产程序以债务人无法清偿为前提,清偿期限并非是条件。
5、债务人所欠债务必须是可以以货币评价的债务。如果债务无法以货币评价,无法转化为给付财产(货币)的形式,最终无法强制执行,破产程序也就无实际意义。无法以货币评价的债务不得作为破产的债务。
6、债务人所欠债务必须是在一定时期内无法清偿的债务。
1.执行案件移送破产审查工作涉及执行程序与破产程序之间的转换衔接。在不同法院之间、同一法院内部执行部门、立案部门和破产审判部门之间,应坚持依法有序、协调配合、高效便捷的工作原则,防止推诿扯皮,影响司法效率,损害当事人合法权益。
2.执行案件移送破产审查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被执行人为企业法人。
(2)被执行人或与被执行人相关的任何一个执行案件的申请执行人书面同意将执行案件移送破产审查。
(3)被执行人无法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明显缺乏清偿能力。
3.执行案件移送破产审查由被执行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在级别管辖上,为适应破产审判专业化建设的要求,合理分配审判任务,实行以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为原则、基层人民法院管辖为例外的管辖制度。中级人民法院经高级人民法院批准,也可以将案件交由具备审理条件的基层人民法院审理。
破产案件的工商备案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债务人或债权人可向法院申请重整、和解或破产清算。不同级别法院负责不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企业的破产案件。完成破产程序后需进行工商备案,确保相关信息得到注销。特殊情况下可调整地域管辖范围。
破产企业中企业不交会计账簿的情况,指出企业破产后若主要责任人不交会计账簿等材料,人民法院可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以罚款。文章还详细阐述了破产重整与破产清算的区别,包括直接目的、适用对象、申请权人、利害关系以及合意的性质和地位等方面的不同。
破产程序终结债权的法律意义及相关流程。破产程序终结是在多种情况下法院作出裁定结束破产程序的行为,其中包括企业通过和解和整顿恢复盈利等。破产程序包括申请、审查、受理等多个具体步骤,以及破产清算的程序流程。此外,本文还解释了清算组的成立及作用,包括接管企
直接申请重整的概念、条件和流程。申请重整是债务人在破产前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整请求的一种途径,旨在帮助企业恢复经营能力并避免破产清算。申请重整的条件包括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明显缺乏清偿能力。流程包括出现重整事由、提出重整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