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海商法 > 海商合同 > 海上运输合同 > 海上货物运输合同中承运人责任期间与管货义务

海上货物运输合同中承运人责任期间与管货义务

时间:2024-03-18 浏览:3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7080
海上货物运输合同中承运人责任期间与管货义务是怎么样的?下文手心律师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份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了解!

案情概述

原告山哥拉-多明戈斯公司与**环球公司签订了两份购销合同,约定原告向**环球公司购买52吨大蒜,采用C&F价格,价款共计61,516美元。被告作为承运人出具了提单,记载了货物的装卸港、数量、集装箱号等信息。货物到达目的港后,原告发现货物发生变质。经检验,确定货物变质是因为集装箱未插电导致。原告向被告提出索赔,但未达成协议。原告起诉至上海海事法院。

争议焦点

- 原告是否具有向被告主张货损赔偿的诉权。- 原告是否迟延提货以及货损是否发生在承运人责任期间。- 损失程度和范围。

双方观点

- 原告认为,其与**环球公司存在买卖合同关系,并且持有提单,因此原被告之间存在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关系,原告享有诉权。- 被告辩称,原告未证明已经支付货款,对货损没有诉权。- 原告认为,损失原因为货物运抵目的港堆场后,两集装箱均有长时间未插电情况,被告应承担赔偿责任。- 被告辩称,货物交接方式为堆场至堆场,承运人责任期间应至货物到达目的港被告向收货人开具提货单时终止,原告迟延提货导致的货损不应由被告承担赔偿责任。- 原告认为,被告应赔偿货物损失和相关费用,并承担诉讼费用。- 被告辩称,原告提供的证据不能证明货物的合理市场价值,部分费用与货损无关。

裁判结果

上海海事法院判决被告赔偿原告货物损失53,716美元,并驳回原告其他诉讼请求。被告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审理后维持原判。

评论

本案涉及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纠纷,具有涉外因素。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海上货物运输合同中的收货人在一定条件下享有向承运人主张索赔的权利,即使未支付货款。承运人的责任期间应从货物装载至卸货完毕,期间应妥善保管、照料货物。在本案中,被告未插电导致货物变质,未履行妥善保管的责任。货物交付应以收货人实际提取为准,而非提货单的发放。收货人提货应在合理期限内,但即使存在迟延,承运人仍应承担保管义务。根据以上分析,法院判决被告赔偿原告货物损失属于合理判决。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承运人的责任范围

    承运人在货物运输过程中的责任范围,包括货物灭失、损坏及延迟交付的责任。如果损失是由于承运人的错误行为或过失导致的,承运人不能免除责任。对于特殊风险,如使用无盖敞车、包装不当等,承运人可以免责。但如果因特殊风险导致他人货物损失,托运人应对承运人负责。

  • 无单放货 谁之过错

    国际贸易中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纠纷案。原告公司诉称货物被无正本提单放货,被告公司则认为没有过失,不应承担责任。法院认定被告存在无单放货行为,并需承担违约责任。案件涉及承运人的责任期间和诉讼时效问题,被告需承担交货义务,并举证证明已正确履行,同时不能免除向

  • 国际海洋运输有什么特点

    运输合同又称运送合同,是指承运人将旅客或货物从起运地点运输到约定地点,旅客、托运人或者收货人支付票款或者运输费用的合同。**运输是国际物流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它是指使用船舶通过海上航道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港口之间运送货物的一种方式。目前,国际贸易总运量中

  • 货运代理合同和货物运输合同纠纷的不同点是什么

    为正确处理有关案件,在此需要将货代纠纷和货运纠纷在归责原则和举证责任方面作个比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海上货物运输合同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亦为过错原则,但在举证责任上属于过错推定,即一般来说,证明货物损坏非系承运人过错所致之责

  • 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履行
  • 海上货物运输承运人责任制度之我见
  • 提单的物权凭证效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