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诉讼中的医疗事故鉴定程序
时间:2025-06-01 浏览: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医疗事故对于医生和患者来说,都是不愿遇到的事情,但是如果真的发生时,患者对医生进行殴打,控诉医院的事情时有发生,当发生医疗事故时,一定要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解决。那么医疗纠纷诉讼一定需要经过医疗事故鉴定吗?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进行详细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医疗事故鉴定并非必经程序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医疗纠纷诉讼并不一定要经过医疗事故鉴定,鉴定并不是医疗纠纷诉讼的前置程序。一般来说,患者只需提供证据证明自己或已故亲属曾接受过医疗机构的诊断、治疗,并因此遭受损害,就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获得损害赔偿。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并立案。
医疗纠纷案件的分类
医疗纠纷案件可以分为两类: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和医疗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即医疗事故诉讼和医疗人身损害诉讼。尽管这两类案件都与医疗行为有关,但前者是以构成医疗事故为前提,而后者则包括其他不构成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无论是法律适用、鉴定类别、赔偿项目,还是计算方法和赔偿数额,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与医疗人身损害赔偿纠纷都存在显著差异。一般来说,以医疗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为案由向法院提起诉讼,无论是从诉讼策略还是从利益权衡的角度来看,都更有利于患者。
以上是关于医疗纠纷诉讼中医疗事故鉴定程序的相关说明。根据我国法律,患者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损害赔偿,而无需必经医疗事故鉴定程序。此外,医疗纠纷案件还可分为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和医疗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两类,患者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案由提起诉讼,以获得更有利的结果。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机构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医疗机构在发生医疗事故时应当承担的三种法律责任:机构自身的责任,需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相应处理;医务人员的责任,过错严重的需追究刑事责任;其他相关医务人员的责任,情节严重者可被吊销执业证书。
-
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
医疗纠纷的解决途径,包括医患双方协商调解、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和向法院提起诉讼等方式。协商调解具有成本低廉、效率较高的优势,但前提是双方遵守法律规定。如协商不成,可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请求,调查后给出处理意见,再次协商调解或建议患者或家属进行鉴定。
-
医疗事故的处理方式
医疗事故的处理方式和医疗纠纷的处理程序。事故处理方式包括协商解决、卫生行政部门调解和民事诉讼。纠纷处理程序包括向科室主任反映问题,向医院管理部门投诉,进一步申请鉴定或提起诉讼等步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解决医疗纠纷的多种途径,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
医疗纠纷赔偿不满意的处理方式
医疗纠纷赔偿不满意的处理方式,包括和解、调解和诉讼三个途径。和解需在平等自愿基础上协商,注意遵循法律法规;调解可请求卫生行政部门介入,调解结果需双方自愿接受;诉讼前可鉴定医疗事故或医疗过错,举证责任和案由选择有规定,已达成和解或调解协议仍可提起诉讼。
-
医疗纠纷诉讼中的医疗事故鉴定程序
-
医疗事故诉讼的基本事项
-
医疗纠纷时间是不是挺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