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承运人是指根据缔约承运人的授权,履行全部或部分航空运输合同任务的个人或实体。缔约承运人授权实际承运人履行航空运输任务的事实通常不需要书面形式,因此实际承运人的参与构成了缔约承运人授权的初步证据。在没有相反证明的情况下,这一事实表明授权是存在的。
尽管实际承运人是根据缔约承运人的授权履行运输任务,但他与代理人是有所不同的。代理人是以授权人或委托人的名义行事,而实际承运人则是以自己的名义履行他人所订立的合同。
代理人在代理范围内的行为,除非是故意行为,其结果由授权人或委托人承担责任。然而,实际承运人在授权范围内的行为,其结果由实际承运人本人承担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中的承运人责任限制规定及其联系。该法参考了国际公约和惯例,包括单位责任限制和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具有广泛的适用主体,但并非专门为承运人设计,且有明确的例外条款和侵权行为的限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承运人的利益。
飞航局关于雇用外籍飞行人员的规定。规定适用于雇用外籍飞行人员驾驶在中国登记的民用航空器,从事公共航空运输飞行。未经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批准,不得雇佣外籍飞行人员。同时规定了航空承运人拟雇用外籍飞行人员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持有有效的执照、服务年限、语言能力
CIF条件下买卖合同中滞期费的问题。在航次租船合同中,装卸时间、滞期费和速遣费是重要特征。CIF条件下,卖方需订立运输合同,但有时会产生滞期费争议。文章通过两个案例分析了在卸货港产生滞期费时,卖方是否应向买方追偿的问题。第一个案例中,仲裁庭认为卸货时
《联合国海上货物运输公约》(《汉堡规则》)中实际承运人制度的确立背景、规定及我国法律的引用。因航运实践中托运人与实际承运人不同常引发法律问题,为此,《汉堡规则》明确了实际承运人的概念和责任,区分了承运人和实际承运人的责任范围。我国《海商法》也引用了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