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诉与仲裁指南 > 民事诉讼参加人 > 证据的证明作用及其三性

证据的证明作用及其三性

时间:2025-07-05 浏览: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71874

证据在案件中的证明作用及其大小取决于其三性,即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

关联性

关联性是指证据与待证的案件事实之间存在关联,并对证明案情具有实际意义。证据可以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存在,也可以用来否定案件事实的存在。

真实性

真实性要求证据必须是客观的。证据事实必须是伴随着案件的发生、发展的过程而遗留下来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存在的事实。

合法性

证据的内容和收集程序必须合法。证据必须依法加以收集和运用,包括:收集、运用和证据的主体要合法,每个证据来源的程序要合法,证据必须具有合法形式,必须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证人证言的证明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一般情况下,证人证言满足证据的三性就具有证明的作用。然而,证人证言的证明力大小还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证人与当事人的关系

根据《证据规定》,与一方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出具的证言,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证人的认知、记忆、表达能力

证人所作证言必须与其年龄、智力、精神状态相符。未成年人所作的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当的证言,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证人证言的提供方式

在法庭上提供的证言经过原被告或控辩双方的质证,证人的资格、能力,证言的真实性、相关性和合法性由于经历过双方唇枪舌剑的洗礼,证人证言的可信性会非常高。相反,无正当理由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不得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证人证言的主观因素及证人的陈述要求

证人证言具有一定的主观因素,其真实性易受证人主观意识的干扰。因此,出庭作证的证人应当客观陈述其亲身感知的事实,尽量排除证人作证的主观臆断、猜测或者推断,在作证时也不得使用猜测、推断或评论性的语言。对于聋哑人,可以使用其他表达方式作证。

需要注意的是,证人证言可以作为证据之一,但在使用时应结合其他证据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