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特殊侵权 > 污染环境侵权 >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与赔偿原则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与赔偿原则

时间:2025-09-11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71927

一、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环境侵权作为一种新型特殊的侵权行为,在现代社会频繁发生,给受害者和社会带来巨大损失。由于环境侵权案件多是由高度工业技术缺陷引起的,加害人的过失难以证实,而受害人又难以举证证明。因此,在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承担上,采用了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并立的二元化归责体系,并在民事责任的认定上实行因果关系推定。

二、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赔偿原则

在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赔偿原则上,应当坚持全部赔偿与限制赔偿相结合的原则,并适度地运用惩罚性原则。

环境侵权是指人为活动导致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或污染,侵害了大多数居民的生活权益或其他权益。这种侵权行为不仅损害了财产权,还对公众的健康和生活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因此,在私法上寻求救济成为解决环境侵权问题的重要手段。

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涉及确认和追究侵权行为人的民事责任的基础问题。随着科技进步和危险工业的发展,危险工业的高风险性给人类带来了无尽的灾难。然而,由于危险工业本身具有社会有用性和价值正当性,企业的所有者和管理者有时并无过错。即使存在过错,受害人也难以举证。这种客观现实使人们意识到,如果继续坚持传统的过错责任原则,不仅个人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无法得到及时、充分的补偿,而且会破坏高度社会化的生产秩序。

因此,无过失责任理论应运而生。无论行为人有无过错,只要法律规定应承担民事责任,行为人就应对其行为造成的损害承担责任。《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了环境侵权的责任:“造成损害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个人赔偿损失。”这一规定并未要求存在过错。

无过失责任原则之所以能够快速引入环境侵权赔偿中,原因在于:一方面,现代工业生产的排污使生产活动本身具有高度危险性,即使企业采取各种安全措施,也无法完全消除对他人造成污染损害的意外危险。即使企业没有过错,也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和他人巨大的财产和人身损害。另一方面,环境污染案件涉及复杂的科学技术问题,对于作为普通公众的受害人来说,证明加害人在主观上有过错是非常困难的。如果坚持过失责任原则,必然使受害人处于不利地位。过错责任原则也是民法公平合理原则的客观要求。环境侵权中的加害人多是营利者,既然从中获得了利益,就应对其获取利益过程中造成的损害承担责任。因此,绝大多数现代国家将无过失责任原则作为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产品缺陷与侵权责任的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产品缺陷与侵权责任的关系。文章明确了产品缺陷的定义和归责原则,并详细阐述了因产品缺陷导致损害时,生产者、销售者及第三人的责任承担情况。对于因产品缺陷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情况,被侵权人有权要求承担多种形式的侵权责任。同时,法律

  •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概念与解读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概念,包括各种环境污染侵权形式,如水污染、大气污染等,并分析了某市郊四个村委会起诉水泥厂污染环境的案例。根据相关法律条文,被告需承担环境污染侵权赔偿责任,同时详细解读了相关的法律依据。如涉及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等机构弄虚作假,也需承担连

  • 产品侵权中的损害的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关于产品侵权损害的规定。生产者及销售者需为产品缺陷造成的损害承担侵权责任。归责原则主要采取无过错责任原则,无论生产者或销售者是否有过错,只要产品存在缺陷导致损害,都应承担赔偿责任。同时,销售者如无法指明缺陷产品的责任方,

  • 高空坠物致人损害案件的归责原则

    高空坠物致人损害案件的归责原则,指出应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即便加害人无过错也需承担民事责任。这有利于保护受害者权益,并推动案件进展。建筑物使用人需承担补偿责任,但能证明自身无关的则不承担责任。同时,《侵权责任法》规定,其他责任人享有追偿权。

  • 归责原则在行政赔偿责任中的作用
  • 职务侵权民事责任的概念和归责原则
  •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与赔偿原则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