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 聚众斗殴罪的量刑及司法解释

聚众斗殴罪的量刑及司法解释

时间:2025-06-06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72282
聚众斗殴罪(刑法第292条第1款),是指为了报复他人、争霸一方或者其他不正当目的,纠集众人成帮给伙地互相进行殴斗,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那么聚众斗殴罪的量刑及司法解释是什么?接下来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解答。

一、犯罪行为及量刑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的规定,犯聚众斗殴罪的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与者,将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而在以下情形下,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与者将被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1. 多次聚众斗殴的;
  2. 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
  3. 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
  4. 持械聚众斗殴的。

二、法条及司法解释

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的规定,聚众斗殴罪的量刑标准已经明确。对于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或死亡的情况,将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和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进行定罪处罚。

三、认定标准

为了准确认定聚众斗殴罪,需要明确以下几个界限:

  1. 与群众中因民事纠纷而互相斗殴或者结伙械斗的界限:聚众斗殴罪与群众中因民事纠纷而互相斗殴或者结伙械斗的界限在于后者不具有流氓犯罪的动机和目的,不属于流氓活动。若在群众中的互相斗殴或械斗中犯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或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等罪,应根据具体情况认定罪名。
  2. 与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的界限:聚众斗殴罪与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在犯罪动机、目的和犯罪形式上存在差异。聚众斗殴罪基于流氓动机,在实施流氓活动时破坏公共秩序;而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基于个人动机和目的,通过聚众闹事方式要挟国家机关或有关部门,以满足个人要求。
  3. 与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界限:聚众斗殴罪与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区别在于犯罪动机。聚众斗殴罪中的杀人、伤害行为通常表现为为了争霸、充当英雄好汉而惹事生非,与对方争个高低。而其他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中的伤害行为往往是因为宿仇旧恨而起意伤害对方,或者在互殴中伤害他人。在聚众斗殴活动中,一旦造成他人重伤、死亡,将按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4. 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界限:聚众斗殴罪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在客观方面存在相似之处,如都是聚众形式的犯罪。然而,两者在犯罪动机、情节要求和犯罪方法上存在明显差异。聚众斗殴罪大多基于流氓动机,破坏公共秩序;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多是为了实现个人不合理的要求,如分房、调工作等,破坏公共秩序。此外,聚众斗殴罪的犯罪方法一般是暴力方法,而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可以采用暴力和非暴力方法。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高考作弊行为的处理措施

    中国高考作弊行为的处理措施以及组织考试作弊罪的处罚。根据不同情节的作弊行为,可以采取取消成绩、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等处理措施。同时,《刑法修正案(九)》对组织考试作弊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定,组织作弊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和罚款等处罚。文章还详

  • 相关工作人员接送不合格兵员的要处分吗

    我国征兵过程中工作人员接送不合格兵员的相关法律规定。根据相关法律,这种行为可能构成犯罪并受到相应的处分。同时,参加征兵报名的人应了解征兵体检和征集对象的要求,确保符合条件。军队对军容军纪有严格要求,不符合要求的青年不能参加征兵入伍。

  • 伪证罪的辩护性质与证据要求

    伪证罪的辩护性质与证据要求。伪证罪客体要件仅限于妨碍刑事诉讼活动,不包括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伪证罪的社会危害性取决于诉讼的性质。存在证据即可进行伪证罪的辩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相应的法律责任。

  • 伪证罪的后果及其在法律中的认定

    伪证罪的严重后果以及其在法律中的认定。伪证罪对国家司法秩序和当事人权利造成严重危害,其认定需区分与非罪的界限、与诬告陷害罪、包庇罪和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的界限。只有在特定情形下,如伪证行为导致严重后果等,才应追究刑事责任。

  • 吸毒是否构成刑事犯罪行为
  • 寻衅滋事从犯的处理方式
  • 战时拒绝、逃避征召、军事训练罪的构成要件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