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合同约定,报酬的数额应当明确规定。如果合同中有明确约定,定作人应按约支付报酬。如果没有约定,则应根据一般交易标准确定,即参考当地同类工作的一般报酬。如果承揽工作缺乏可参考的标准,可以以承揽人过去同类工作的报酬为依据。此外,报酬不仅限于货币,只要当事人同意,也可以用其他物品代替。
虽然定作人的报酬支付义务应该在承揽人履行工作义务之后,但这并不意味着承揽人的债权不能在合同成立时产生。否则,承揽人在工作完成之前就无法享有债权,这对承揽人是不公平的,也无法体现其工作的价值。因此,我们认同承揽人的债权与合同的成立同时产生,并且债权数额应随着工作进展逐步体现。
报酬应在承揽人交付工作成果后支付。根据我国《合同法》第263条的规定:“定作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报酬。对支付报酬的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61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定作人应当在承揽人交付工作成果时支付;工作成果部分支付的,定作人应当相应支付。”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承揽人应当使用自己的设备、技术和劳力完成主要工作,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
如果承揽人将其承揽的主要工作交由第三人完成,应对该第三人完成的工作成果向定作人负责。未经定作人同意的情况下,定作人也可以解除合同。承揽人可以将其承揽的辅助工作交由第三人完成。承揽人将其承揽的辅助工作交由第三人完成,应对该第三人完成的工作成果向定作人负责。
如果承揽人提供材料,应按约定选择材料,并接受定作人的检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关于合同履行期限的确定问题。合同应约定明确的履行期限,若未约定,双方可协商补充。对于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情况,包括质量要求、价款、履行地点等,都有具体规定。特别是履行期限不明确时,双方可随时履行,但需给对方必要准备时间。
建设工程留置权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建设工程留置权适用于加工承揽合同和建筑安装承包合同。在债务人逾期不履行债务时,合法占有债务人财产的一方有权扣留物品并优先受偿。承揽方在定作方超过领取期限不支付报酬时可行使留置权。建筑安装单位在履行义务后,建设单位不支付
总承包人无资质情况下合同的效力问题。我国法律规定,承包建筑工程的单位必须持有合法获得的资质证书,且只能在资质等级许可范围内承揽工程。若总承包人无资质,签订的总承包合同无效,发包与承包单位均会受到相应处罚。
先合同义务与后合同义务的区别。先合同义务是在合同成立之前的法律义务,基于诚实信用和公平原则,包括互相保护、通知、保密等义务。后合同义务是合同终止后,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和交易习惯,当事人应承担的某种行为或不作为的义务,以维护支付效果或处理合同终止后的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