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许可法 > 行政许可监督 > 无证行医与非法行医的区别

无证行医与非法行医的区别

时间:2025-09-19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73078

非法行医是指未取得医师执业证书的人进行诊疗活动。而无证行医是指无医师执业资格的人冒称执业医师行医。

非法行医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规定,非法行医罪是指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从事医疗活动,情节严重的行为。对于本罪的理解和认定,司法实践中存在诸多争议。

情节严重的处罚包括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非法行医罪与非法经营罪的界限

非法经营罪是指违反国家法规,非法进行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与非法行医罪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违背国家许可证制度,都必须情节严重才构成。二者的区别在于:

  1. 客体不同:非法行医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医疗机构的管理制度和公众的生命健康安全,而非法经营罪侵犯的客体是市场管理秩序,一般并不侵犯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
  2. 客观方面不同:非法行医罪表现为非法从事医疗活动,而非法经营罪表现为非法从事医疗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
  3. 主体不同:非法行医罪的主体是通常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但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而非法经营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无证行医

无证行医是指无医师执业资格的人冒称执业医师行医。

无证行医表现

无证行医主要有三种表现:

  1. 行无定向,居无常处的“游医”:行医者常自称有祖传秘方,是所谓“老中医”、“老军医”,走街串巷,摆摊设点,装神弄鬼,登门入室,连治病带卖药,造成损害后果后难以追究行医者的责任。
  2. “黑诊所”:非法行医者租一个小屋子作为“诊所”,变“游医”为“坐医”,从而使患者相信行医者的合法,已达到就诊人数的稳定或数量增加的目的。
  3. 利用合法医疗场所:以“合作名义”进行非法行医。这类非法行医者均称在某一医学领域有独特技术、专长,可以治疗某些疑难杂症为诱饵,与某些见利忘义的医疗机构一拍即合而合作。这种行为有“合法”外衣,欺骗性强,因此危害性更大。

无证行医法律概述

无证行医在刑法上包括以下五种情形:

  1. 未取得或者以非法手段取得医师资格从事医疗活动的。
  2. 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办医疗机构的。
  3. 被依法吊销医师执业证书期间从事医疗活动的。
  4. 未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从事乡村医疗活动的。
  5. 家庭接生员实施家庭接生以外的医疗行为的。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许可延续的期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关于行政许可延续的期限以及行政许可的办理时间和方式。行政机关应在许可有效期届满前决定是否准予延续,若未在规定期限内作出决定,则视为自动延续。行政许可办理时间原则上不超过四十五日,必要时可延长十五日。行政机关作出决定后,应

  • 商用密码产品证书过期的处理方法

    商用密码产品证书过期的处理方法以及网购中侵犯消费者网络隐私的方式。对于商用密码产品证书过期,销售单位需及时申请认证续期,否则不得再销售产品。对于网购中的侵犯消费者网络隐私问题,平台泄露、卖方泄露、物流泄露和技术窃密是主要侵害方式,消费者应提高警惕。

  • 派出机关的行政主体资格

    派出机关的行政主体资格及其类型。派出机关是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工作需要设立的行政机关,具有行政法上的主体资格。我国主要有三种类型的派出机关:行政公署、区公所和街道办事处。除行政法律规范授权的情形外,派出机构的内部机构或派出机构都不具有行政主体的

  • 行政限制的界定和特点

    行政限制的性质和特点,包括行政机关对物权施加的约束、直接性质、非惩罚性质、对被限制人的不利性质以及与权利移转的区别等。行政限制是为了维护和促进公共利益而采取的直接约束物权行使的非惩罚性行政行为。行政限制不等同于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其关注的是物权行使

  • 非法行医的法律责任及其涵盖范围
  • 无证行医与非法行医的区别
  • 具体行政行为与行政事实行为的区别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