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票据法 > 票据法其它知识 > 票据管理 > 倒卖发票中间人的刑事责任

倒卖发票中间人的刑事责任

时间:2025-04-06 浏览:4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73483
发票是资金往来的重要凭证,我国法律对发票管理有专门的规定,如果买卖发票进行偷税等行为,要受到法律追究,那么倒卖发票中间人怎么判,关于倒卖发票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行为构成

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五条的规定,倒卖发票中间人的行为构成虚开增值税发票罪。根据该罪名,倒卖发票中间人将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如果虚开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将会加重处罚。

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手段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犯罪手段主要表现为以下五种:1. 开具“大头小尾”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开票方在发票的存根联和记账联上填写较小数额,而在发票联和抵扣联上填写较大数额。通过这种方式,开票方和收票方都侵蚀国家税款。2. “拆本使用,单联填开”发票:开票方将整本发票拆开使用,自己使用时按照实际交易额填写存根联和记账联,而给对方的发票联和抵扣联填写较大数额。这样可以使收票方达到多抵扣税款,从而达到不缴或少缴税款的目的。3. “撕联填开”发票,即“鸳鸯票”:蓄意抬高出口货物的进项金额和进项税额。4. “对开”:开票方与受票方互相为对方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互为开票方和受票方。5. “环开”:几家单位或个人串开,形成环状。在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中,无论是在真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虚开,还是在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虚开,只要达到法律规定的定罪标准,都将被定罪处罚。

法律依据

一、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五条的规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如果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如果虚开的税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对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虚开的税款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虚开的税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是指有为他人虚开、为自己虚开、让他人为自己虚开、介绍他人虚开行为之一的。

二、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根据《刑法》第二百零八条的规定,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如果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又虚开或者出售,将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五条、第二百零六条、第二百零七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交通事故中的交通费用定义

    交通事故中交通费用的定义,即受害人为接受医疗治疗而产生的额外费用支出,这些费用被视为受害人的财产损失,加害人应承担赔偿责任。同时,文章还明确了正式票据的定义,指被国家承认可作为报销凭证的税务发票和收费收据,包括多种票据类型。

  • 进一步细化绑架罪量刑标准

    关于绑架罪量刑标准的进一步细化,包括绝对死刑刑罚的限制性和对特别残忍手段的严厉处罚;收买被拐儿童不应免除处罚的修改建议;伪造可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犯罪行为应受到刑事处罚;聚众扰乱医疗单位秩序的行为应追究刑事责任;以及加大邪教组织犯罪的刑罚力度等。整体

  • 滥伐林木罪的构成要件及适用对象

    滥伐林木罪的构成要件及适用对象。滥伐林木罪违反森林法规定,表现为未经批准或违背规定滥伐林木,且数量较大。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包括国家工作人员和普通公民,并适用于单位犯罪。教唆犯亦应追究刑事责任。

  • 我国单位是否可以成立共同犯罪

    我国单位是否可以成立共同犯罪的问题。文中首先明确了共同犯罪的定义,即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接着阐述了单位负刑事责任的范围和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最后,针对不同类型的主犯,详细说明了主犯的刑事责任如何确定,包括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其他主犯以及在

  • 假营业执照副本的处罚
  • 非法集资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 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
票据法其它知识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