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一般侵权 > 人身权侵权 > 造谣污蔑毁坏他人名声的法律处罚

造谣污蔑毁坏他人名声的法律处罚

时间:2025-03-02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74003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造谣污蔑毁坏他人名声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以下行为之一将受到治安管理处罚:写恐吓信或以其他方式威胁他人人身安全;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治安管理处罚;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打击报复;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其他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信息;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

对于情节较轻的行为,可处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对于情节较重的行为,可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若造谣污蔑毁坏他人名声的行为构成犯罪,将追究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

侵犯名誉权的赔偿

名誉侵权通常难以直接造成经济损失,但对受害人的精神造成重大影响。在信息传播迅速的网络时代,诽谤行为造成的影响难以预测。

对于受害人的名誉利益损害,可以通过判令侵权人采取适当措施消除影响、恢复名誉来进行救济。然而,当这些措施无法完全恢复受害人的名誉时,应将名誉利益损害纳入精神损害赔偿的范畴。

根据司法解释的规定,只有当侵害名誉权行为造成精神损害并导致严重后果时,受害人才有权请求精神抚慰金赔偿。赔偿数额的确定应综合考虑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侵权人获利的情况、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以及受诉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我国现行司法解释的规定,法人的名誉权受到侵害时,不能要求精神抚慰金赔偿。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生透露病人隐私是否构成违法行为?——《民法典》对隐私权的保护

    医生透露病人隐私是否构成违法行为以及侵犯隐私权的范畴。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医生透露病人隐私将承担侵权责任。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包括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如非法跟踪、安装窃听设备等。文章强调应积极维护自身隐私权,并采取法律手段维护

  • 偷拍他人隐私放到网上是否构成犯罪?

    偷拍他人隐私是否构成犯罪的问题。根据相关法规,侵犯隐私属于违法犯罪行为,将受到相应的法律处罚。文章阐述了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分类,并介绍了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和对侵权行为的精神损害抚慰金计算方式。最新资讯也强调了自然人享有隐私权的重要性。

  • 我国偷拍行为侵犯的权利

    偷拍行为侵犯的权利,包括隐私权与肖像权。隐私权涉及个人信息的保护,未经许可公开个人信息属违法行为。肖像权则指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使用他人肖像进行营利活动。偷拍行为往往同时侵犯这两种权利,导致侵权者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出售个人信息刑事案件的法律规定

    关于出售个人信息刑事案件的法律规定。详细阐述了非法获取、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情节严重标准,包括不同类别信息的数量标准和违法所得金额的要求。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将受到相应处罚,单位犯罪也将受到处罚。

  • 侵犯隐私的行为及法律规定
  • 网上泄漏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
  • 手机号是否构成侵犯个人信息的行为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