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侵权责任主体 > 侵权责任承担 > 侵权行为人过于自信的过失的表现

侵权行为人过于自信的过失的表现

时间:2025-07-31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74646

侵权行为人过于自信的过失表现为其明知行为可能会造成危害结果的发生,却轻信自己能够避免,导致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根据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无法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情况下,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根据该法第七条规定,行为人损害他人民事权益,不论行为人是否有过错,只要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就应依照法律规定承担责任。

认定过失犯罪的注意事项

1. 从行为分析判断能否预见结果的发生

由于事件已经发生,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已经清晰展现,司法工作人员不应该逆推行为人能够预见或应当预见的能力。这种做法可能会扩大疏忽大意过失犯罪的范围。正确的方法是从行为本身的危险程度、行为的客观环境以及行为人的知能水平等因素出发,判断行为人在当时的情况下是否能够预见结果的发生。

2. 不以结果严重程度来判断预见能力

不能因为结果严重就断定行为人能够预见或应当预见。行为人是否能够预见结果的发生与实际发生的结果是否严重有一定的联系,但不能简单地认为结果严重就意味着行为人能够预见或应当预见,结果不严重就意味着行为人不能够预见或不应当预见。将结果严重与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做法是违反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的残余。

3. 不以行为的性质来判断预见能力

行为人在实施不道德、违法乃至犯罪行为时,有时也会出现行为人无法预见的结果。不能因为行为人实施的是不道德、违法乃至犯罪行为,就断定行为人能够或应当预见自己行为的所有结果。特别是不能因为行为人的行为本身不构成犯罪,就针对其无法预见的结果追究疏忽大意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我国《产品质量法》第46条的规定

    中国《产品质量法》第46条关于缺陷产品的规定,明确了缺陷产品的定义及造成人身损害的侵权责任。受害者可以向生产者或销售者索赔,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残废补助等。同时,新修订的《产品质量法》规定了诉讼时效和请求权期间。

  • 侵权行为人过于自信的过失的表现

    侵权行为人过于自信的过失表现及相关法律规定。侵权行为人明知行为可能造成危害结果,却自信能避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权益需承担侵权责任。认定过失犯罪时,应从行为本身、客观环境及行为人的知能水平判断其能否预见结果发生,不

  • 侵权行为的损害要件是什么

    侵权行为的损害要件包括行为人从事了民事违法行为、造成了他人财产或人身损害的事实、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以及行为人主观上有故意或过失的过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167条,如果侵权行为危及他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被侵权人有权要求侵权

  • 医疗过错鉴定程序医疗事故赔偿

    医疗过错鉴定程序医疗事故赔偿的主要程序包括确定侵权主体、保存证据和向法院起诉赔偿。医疗过错是指医疗行为人通过违背法律和道德的行为表现出来的主观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医疗过错的赔偿标准考虑了医疗事故鉴定等级、医疗过失与造成的后果以及原发疾病与身体损害之

  • 工伤员工可否自行申报工伤?
  • 过失导致损坏财产的处罚是什么
  • 名誉权侵权被拘留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