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分析法是一种审计方法,通过将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情况与类似企业或部门的有关情况进行比较,以发现其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差距。该方法通常用于审计特定的人力资源管理计划的成效。
外部借鉴法是一种审计方法,利用经企业外部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专家鉴定或已出版的研究成果作为评价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成效的标准。通过该方法可以诊断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统计核算法是一种审计方法,通过对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出衡量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标准,以对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作出评价。
法规衡量法是一种审计方法,根据已颁布的有关法律、政策以及企业内部有关政策和程序来检查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目的在于敦促和保证人力资源管理严格遵守法律政策的程序。
目标管理法是一种审计方法,根据事先确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目标,衡量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实际效果。
法律符合性审计可以考虑雇佣律师事务所来确保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符合应遵守的法律法规,检查文件和记录的合法性,并且指出需改进的记录或者尚未被发现的违法现象。有效的审计可防止诉讼案件和处罚的发生,并且可以检测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和记录的完整性。
行政管理审计检查人事记录保存的完整情况,包括人事档案存放地点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一般人事文件的分类保管以及机密文件的保存。同时也检查常规的人事职责,包括工资支付处理、薪资福利管理及出勤记录。
员工记录审计包括招聘和雇佣员工的实际操作,对人员的流动趋势进行量化,揭示在满足员工需求方面存在的差距以及帮助预测未来的人才需求。
员工关系审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检查员工对人事部门处理问题的满意程度和培训需求是否得到满足,也可以了解员工对企业有效激励机制的看法。应对员工流动和工作满意程度的面谈结果进行审核。
人事信息系统审计审核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所有软件、硬件设备以及数据集是否存在问题。
人力资源合规性审计是对企业是否遵守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的规定所进行的审计。主要针对劳动者的人身权益,包括保险、报酬、福利等各方面合法权益进行的审计,检查公司文件和记录的合法性,并指出需改进的记录或者尚未被发现的违法现象。
人力资源财务审计包括人力资源内部控制制度审计、人力资本参与税后利润分配审计、人力资源报表审计、人力资源会计信息审计等。
人力资源管理审计管理的功能有两个,一是描述性功能,提供公司内部、外部的机遇和可能受到的威胁;二是使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认识到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效果如何。主要内容包括高层管理人员的选拔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以及对管理人员的后续教育培养。
人力资源效率审计的主要对象是企业中、基层员工的配置和利用的问题。其内容包括审查人力资源的质量即劳动者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劳动熟练程度,审查人力资源的利用情况。
会计界至今尚未建立起一套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理论,使得以人力资源会计信息为基础的人力资源报表审计无从开展。
人力资源审计搜集审计证据的方法通常以调查问卷和卷宗为主,缺乏来自第三者的证据支持,证据的可靠性难以保证。
缺乏专业审计人员,目前国内并没有专业的人力资源审计人员资格认证。
人力资源价值难以评估,缺乏科学的审计尺度和标准,难以实现人力资源审计的规范化,难以明确审计人的责任与风险。
应加大人力资源会计理论、审计理论研究,尽快建立健全企业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系统,使人力资源审计更具可操作性。
应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组织学习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课程,学习国外的人力资源审计案例,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和执业水平。
加快建立人力资源结构比例、成本项目、投资效益等指标,寻找和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评价指标,建立人力资源管理评价制度。
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各种强制性指标,执行的目的在于保证各种审计报告的可比性;第二层次是各种灵活指标,可以根据被审计单位的组织结构、所处行业等情况建立一套实际可行的人力资源评价指标体系。
五种审计方法,包括比较分析法、外部借鉴法、统计核算法、法规衡量法和目标管理法,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审计范围包括法律符合性、行政管理、员工记录、员工关系以及人事信息系统等方面。审计内容主要包括人力资源合规性和人力资源财务审计。通过审计,可以发现问题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企业要保持竞争优势必须实施低成本战略,而成本精细化管理是低成本战略的重要措施。由于历史、地域和产品品种不同,组建集团企业前各单位的成本核算方法、费用开支标准、工资福利水平、财务审批程序等财务政策差别很大,使成本费用分析、预算、绩效、
在传统的财务分析模式中,无论是定量分析,还是定性分析,都撇开了资产质量这个根本问题。资产质量分析是通过对资产负债表的资产进行分析,了解企业资产质量状况,分析是否存在变现能力受限,如呆滞资产、坏账、抵押、担保等情况,确定各项资产的实际获利能力和变现能力
在此基础上,报表使用者可以采取财务状况调整表方法,分析期初资产负债的状态,本期损益与现金流量活动对资产负债的影响性质、影响金额以及期末资产负债余额的形成。通过分析,报表使用者能够清楚地认清企业经济活动的来龙去脉,正确评价经营者业绩、合理预测企业未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