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买方市场的大环境下,赊账交易成为市场交易的普遍现象。对于卖方来说,不仅要担心货物销不出去,还要担心货款迟迟无法收回甚至出现死账、胜了官司赔了钱的尴尬局面。因此,在与买方进行赊销交易之前,卖方应该对买方的主体资格、偿还能力和商业信用进行认真调查。可以通过打听对方的商业信誉、与原合作伙伴交流了解对方是否重合同、守信用、是否正常经营等方式来了解买方的信誉情况。卖方还可以要求买方提供担保,以确保货款的安全收回。
在赊销交易中,为了避免货款流失,卖方需要尽可能完善交易程序,并保留交易证据。卖方可以签订购销合同,严格审核订货单的签名或签章,以及保留送货单的对方经手人的签名和授权文书等。这些交易证据可以起到督促和警示买方的作用,使其不敢轻易赖账。如果买方真的赖账不给,卖方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讨要货款时也有保障。同时,卖方应避免交易程序不规范,如买方采购单不签名、送货单有多页买方只在最后一页签名、收货人或经手人身份不明或未经单位明示授权等情况,因为这些情况为买方赖账创造了便利条件。
一个搞粮油销售的朋友在赊销交易中遇到了问题。他给买方送货后,由食堂工作人员签字,但收款要通过财务人员。一次交易中,他把收货单原件交给财务人员对过账后没有取回来。后来对方迟迟不付款,食堂工作人员和财务人员都离职了,他找到相关人员要钱时被告知无法付款。由于没有其他证据证明他给对方送了货,他无法通过诉讼解决问题,最终只能通过协商少付一万元货款。如果他保留了相关证据,就不会陷入这种被动局面。
以上是我们总结的防范赊账交易中货款流失的方法与技巧,希望对广大从事赊销业务的公司或企业有所帮助。
债务人在债务未到期时提前还款的利息支付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债权人应接受提前还款,但债务人需按照实际借款期间支付利息。案例显示,除另有约定外,借款期限内的利息不因提前还款而免除。解决方法为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按合同期限支付利息。
债务清偿与债权人权利方面的问题,主要关注债权人对非法人财产的分配申请。法律明确规定自然人应承担自己的债务,债权人可要求分配债务人的财产清偿债务。同时,涉及民事诉讼中采取的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非法拘禁或私自扣押他人财产的行为将受到法律制裁。
关于借款抵押纠纷中债权人行使抵押权的法律途径。文中介绍了借款合同与抵押合同的有效性,指出债务人未按约定还款的违约行为,并阐述了债权人行使抵押权的合法依据。同时,还说明了债权人可以通过协商、起诉或仲裁等方式行使抵押权。律师建议债权人在行使抵押权时应遵循
债务人无偿赠与财产行为的法律后果。债务人此举旨在逃避债务,损害债权人利益,属违法行为。债权人可依法行使撤销权,向法院请求撤销财产赠与行为,并申请财产保全,提起民事诉讼,以保护自身债权安全。行使撤销权的条件和程序,以及撤销权的期限也进行了详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