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种类 > 管制 > 管制刑的主要内容

管制刑的主要内容

时间:2025-04-18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75166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事处罚的措施是非常多的,刑事处罚的措施可以分为主刑和附加刑,而主刑包括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管制等,管制是比较轻的处罚措施,那么管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1. 管制的对象

根据刑法典的规定,管制的对象并未明确限制。只要刑法分则条文的法定刑中规定有管制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判处管制以限制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而不予关押。

2. 不予关押

管制刑的特点之一是不剥夺犯罪人的人身自由,以避免短期自由刑固有的弊端。

3. 限制犯罪人的一定自由

管制刑与免予刑罚处罚的关键区别在于限制犯罪人的一定自由。根据刑法典第39条的规定,限制自由的内容包括:(1) 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2) 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3) 按照执行机关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4) 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5) 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执行机关批准。但是,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不得对其劳动报酬进行限制。

4. 具有一定期限

管制刑有一定的期限,不得对犯罪人进行无限期的管制。根据刑法典的规定,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3年。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如果在判决执行之前先行羁押,羁押1日折抵刑期2日。管制期满后,执行机关应即向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和其所在单位或居住地的群众宣布解除管制。

5. 由公安机关执行和群众监督改造

管制刑的执行机关只能是公安机关,但是由于管制刑是一种开放性的刑罚方法,所以也离不开群众的监督。根据刑法典第39条的规定,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应服从监督,即服从群众的监督。这体现了管制刑是我国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司法路线实践经验的创造性产物。

管制刑的执行方式

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判处管制刑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判处管制刑的犯罪分子应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违反禁止令,公安机关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进行处罚。《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已经发布,明确规定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符合社区矫正适用条件的被告人和罪犯,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裁定或决定。人民检察院对社区矫正各执法环节进行法律监督。公安机关及时依法处理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和重新犯罪的社区服刑人员。根据刑法第39条的规定,被判处管制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遵守以下规定:(1) 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2) 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聚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3) 按照执行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4) 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5) 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告执行机关批准。根据上述规定,管制刑本身不包含剥夺政治权利的内容。如果被管制的犯罪分子需要剥夺政治权利,应当将其作为附加刑判处,其期限与管制刑的期限相等,并同时执行。管制刑期满后,执行机关应向被判处管制刑的犯罪分子和其所在单位或居住地的群众宣布解除管制,并发给解除通知书。对于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情况,同时宣布恢复政治权利。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被判管制后的权利与义务

    被判管制后的权利与义务。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必须遵守法律和行政法规,服从监管,且需获得批准才能行使言论等自由权利。他们还需定期报告活动情况,遵守会客规定,迁居需经过批准。同时,他们在劳动中应享受同工同酬的待遇。

  • 管制刑期的确定

    管制和拘役两种刑罚的刑期确定、计算及适用对象的特点。管制作为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其刑期为三个月以上两年以下,先行羁押可折抵刑期。拘役作为刑罚,由公安机关执行,刑期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先行羁押可折抵刑期,且罪犯可每月回家与亲人团聚。拘役适用对象多为

  • 府谷县爆炸案件:私藏炸药罪的法律解读

    府谷县发生的一起由私藏炸药引发的爆炸案件。事故造成多人伤亡,现场破坏严重。律师解读了相关法律,私藏炸药罪的法律判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等。呼吁公众加强对危险物品的管理和监管,确保社会安全稳定。

  • 故意伤害罪致死是否可判死刑?

    我国关于故意伤害罪的法律认定及判决差异。根据《刑法》规定,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刑罚可适用死刑。法院在量刑时会考虑犯罪嫌疑人是否积极赔偿被害人。基层法院和中级法院对故意伤害致死案件的判决存在差异。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前提是伤害行为的非法性,伤害程度分为轻伤、

  • 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种类
  • 警方成功捣毁制假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
  • 被判管制时的活动禁止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